让标准化成为新常态 --中煤新疆分公司犁能煤炭打造“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纪实

2018/12/6 21:05:47 人评论 分类:行业动态

    11月29日,应急管理部、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了《关于公布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名单(第六批)的通知》,中煤新疆分公司犁能煤炭皮里青露天煤矿“榜上有名”,成为新疆地区唯一入选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露天煤矿。 

    强化安全系统建设夯实安全基石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安全作为保障,谈何发展?”犁能煤炭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长忠说,近年来,公司着力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安全系统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和标准化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 

    自《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发布后,犁能煤炭专门成立了以董事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对照标准组织学习,从制度建设、现场管理及各方面的工作标准要求逐一落实,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做到风险预控管事前,隐患排查管事中。一是加强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在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超前动态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从采剥设计、地质条件、机电设备选型配置、职工操作能力以及现场、技术管理等方面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二是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做到排查周期合规化,排查方法科学化,排查治理分析化。形成了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数据梳理、原因分析、整改落实、措施制定、验收销号的闭环式管理模式。三是强化安全质量达标管理基础。重点监督检查露天采场安全管理、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并实行重典治安,严格履职考核、重奖重惩的工作机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助力安全生产的推动器。犁能煤炭牢固树立“安全是一切工作之首”的理念,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把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干部管理能力、业务素质、责任落实的重要考评指标。推动安全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安全目标从“无事故”向“无违章”转变,使煤矿的人、机、环、管始终处于和谐和保持在最好的安全状态下运行。狠抓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每天安排三名管理人员进行值班巡查,每周组织各部门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每月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季度安全检查评价和安全预评估。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检查50次,查出各类问题330条,严格按照“五定”隐患整改闭环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同时,狠反“三违”现象,规范作业行为。梳理和修订三违辨识标准,为职工划出不能触碰的安全红线、为管理干部划清检查监督的标线,快速形成了“人人抵制三违、远离三违、纠正三违”的良好态势。 

    创新安全管控模式提高安全水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安全管理创新方面,犁能煤炭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和组织作用,鼓励职工创新创效,经常针对日常生产工作中的问题组织召开“诸葛亮”会,发动班组长、党员和技术骨干积极为生产安全寻找解决的办法。比如整剥离顺序及合理安排上部平台留设工作,保证了北帮开拓煤层及时出露;为解决穿爆问题采取矿山泥岩、砂质泥岩类岩层进行免爆挖掘试验。邀请中煤西安设计院专家来矿调研,为科学开采提出了中期设计优化建议。为保障创新工作机制长效发挥,犁能煤炭制定《犁能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创新的界定、评定要求以及奖励的方式。拓展科技创新管理模式,融合科技管理体系、考评奖惩机制、劳模工作室平台优势,工作面智能探测、智能导航和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有力地保证了原煤生产。 

    立足新起点,承载新使命,构筑安全梦想的犁能人,真正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实化于行,让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新常态,为企业安全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杜泽鹏)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