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北移”

2020/1/6 20:40:13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13年前,跟随北上采煤的人流大军,我来到了位于陕北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成为了北移的一员。 


    时光流转,一切都在变迁、变化、变动,其中尤以柠条塔矿区的变幻,让人流连忘返。 


    记得刚到柠条塔矿区时,闯入眼帘的除了沙坡还是沙坡,还好,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黄土高原中渭北高原腹地的煤矿子弟,虽然对这样的景况不敢说是见怪不怪,但也少不了有些大惊小怪的诧异。只是内心要改变生活状况的信念,一直在鼓励着自己坚守住,相信自己会挣到钱,更相信柠条塔矿区会变的如同渭北矿区的煤矿一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平平常常。 


    在柠条塔矿区一个叫北风井的地方工作了几个月后,机缘巧合,我被安排到了矿井的主矿区,主要工作就是用手推车,每天往复的朝锅炉里送煤。那年,恰逢十足的寒冬,煤堆上面冻结了至少20厘米厚的冻煤,我和几个“师弟”一起,挽起袖子,甩开膀子,掏开冻煤,让那些冒着热气的煤,跟随着我们的身上的热气,兴冲冲的朝着锅炉边走去。就这样我们熬过了那个冬天。 


    又是几个月后,春暖花开的时节来了。只是这里的春天似乎比渭北高原的春天来的晚一些。四月初的一个上午,难得一见的艳阳高照,那天注定是个好日子。我和几个“师弟”约定了出去放放风、开开眼、踏踏春,这时才得以全时空零距离的注视我们所在的矿区景象。 


    整个矿区除了已经封顶的办公楼和正在装修的2号公寓楼,以及一个像极了大锅盖的网状落煤塔外,剩下的全是沙坡沙土和沙梁,稀疏的人来人往中,可以看出那些人不是干活的就是干活的。穿过矿井临时办公区和2号公寓楼,后面有一排排的彩钢房,有住宿的、有储物的、有做买卖的还有搞焊接钢结构的,这样一片比较热闹的场景,对那时的矿区来说显得还是有些稀罕。我和几个“师弟”着实放松了一把,纷纷来包5.5块的“美猴”香烟、12块的羊肉面,正经八板的端坐在用力一晃就能散架的圆桌旁,大口大口的抽着、喝着、咥着、谝着…… 


    烟足饭饱,起身回营吧。我和几个“师弟”没有多少讲究的用手抹了抹嘴,然后还假装很正经的撕扯了一块卷纸,再把嘴巴搽了又搽,假装很斯文的走出了那混杂着各种味道的彩钢房。 


    没走多远,就见一个老家就在陕北的,我们都称之为“厚道”的“师弟”不停的催促我们赶快走。“咋介了,慌什么,鬼子还没进城么”,我仍然假装斯文的调侃着厚道“师弟”。“师兄,赶紧走,妖怪要来了”,厚道师弟一边说着一边指着不远方。果然,黑云压境,黄沙漫卷,春风不羁,刚才还好好的艳阳天已经找不到踪影,我们几个身临其境的享受了一次沙尘暴的洗礼。慌不择路的跑回锅炉房后,只见有忙着洗脸的、有忙着脱外套的,还有讲究的忙着刷牙的,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笑啊,闹啊,没有诅咒没有抱怨,有的是对这种经历的回味…… 


    时光流转,昔日流动沙坡已经变成了晋陕蒙地区矿区建设的示范花园。绿色矿区建设走在了全国矿井建设的前列,矿区小环境温馨舒适,衣食住行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智慧化矿井建设也在有序推进,科技力量愈发蓬勃。我们的产品释放出了品牌力量,终端客户深情的说:柠条塔的煤质不是最好的,却是很稳定的。现如今的我们,虽然少了些其他不采煤人的神气,却多了一些我们采煤人独有的精气,我们甩掉了被人们认为是傻大黑粗的帽子,西装革履,神清气爽也成了综合气质的一部分。 


    柠条塔在变化,柠条塔始终在变化。柠条塔的变化给我们所有柠条塔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以往提起柠条塔大都不愿来的家属,现在一到时候都会聚集在一起,尤其是寒假暑假期间,孩子来了、家人来了、家的温暖也随之融入到了柠条塔这个大家庭当中来了。 


    我相信,柠条塔矿区会变得越来越好,我坚信,柠条塔矿区一定会搭乘上祖国繁荣的快车,成为千万吨矿井建设集群中一颗令人向往的明星…… 


    我愿祖国越来越美好! 


    我爱奋进幸福的柠条塔! (丁伦义)

上一篇:敬•雪

下一篇:落灯花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