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捐赠物资?”他意味深长的说:“不图功名利禄,只是想将一片爱心,送给一线更苦更累的执勤人员,以此来表表谢意而已,因为我的妻子就是青海大通红十字医院的一线医务人员,我也是物业一线人员,深刻体会疫情以来,一线人员的辛苦,送去的是一些生活所需,解决不了问题,但可以暖暖人心。”这是笔者采访时,吴乃丰告诉我们的一段话,语言朴实,但话里充满了温暖,对家人的,对同事的,对那些奋战在抗击疫情战线上所有人的……
吴乃丰,青海能源集团西宁能发物业公司的一名维修电工,中共党员,2007年2月参加工作,曾在青海能源集团鱼卡公司机电队当过井下电工;2009年,调到鱼卡公司工会任宣传干事,2011年调到青海能源集团水电公司当外线电工,2017年水电公司与生活服务总公司整合后,到青海能源集团西宁能发物业公司成了一名专职电工。从他的简单的简历可以看出,吴乃丰没有丰功伟业,没有硕果累累的业绩。但为什么要去采访?小小的举动,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和善良的本性,他和所有人一样,在疫情当中忙碌于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总是很热心,很愿意乐于助人,偶然也会有些小性子,但认真起来却是另一个翻本。
在疫情发生后,因人员不够,所有物业公司电工都分派到各小区,进行24小时安保执勤工作。吴乃丰被派到物业公司大通工程处小区进行24小时值守工作,每天负责出入人员的登记和排查,那段时间,就连吃住都在工程处门卫房,简单的一个小火炉,没有任何的驱寒设施和物资,冷了就挨着,饿了就用方便面凑合垫吧几口。平时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的他,在责任和使命面前,在疫情面前,却展现出热血方刚强悍的身影,双肩扛起的全是责任。
在疫情期间,吴乃丰肩负着双重身份,一是执勤值守人员,二是小区电工。在所管辖小区遇到报修等工作,他依然要及时赶赴现场,加班加点进行抢修和处理,完成任务后又要匆匆忙忙返回赴指定的点进行执勤值守。在采访的不到半个小时里,看他随和的与小区出入住户人员嘘寒问暖,替隔离人员爬楼送菜、送奶茶盒等生活必需品,没有抱怨,只有满血复活的工作热情,有说有笑,忙忙碌碌,在坚守岗位的同时,不时调节大家的气氛。
吴乃丰的直接领导电工队长朱海告诉我们说:“他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人非常好,心地善良,工作认真踏实和尽职负责,从疫情发生以来要求封门开始,他就24小时值守和待命,随叫随到。在执勤期间,还要兼顾电工的本职工作,各小区出现什么电器故障,他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去处理。在疫情防控期间,由于队里人员少,还要到各小区进行执勤值守,为了不耽误工作,我们采取把队伍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的工作方法,小区和矿区出现电路等问题时,将大家集中一起,全力抢修,等干完活,又去各小区执勤值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用工程处小区物业主任冶慧萍的话说:“在值守期间,小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没细分,好比一块砖,哪里需要那里搬,任何工作只要安排了他就去干,电工、执勤、安保、巡逻、上门登记,给隔离住户送菜送米等等,吴乃丰真是我们的‘勤杂工’,小区的‘跑腿衙役’,住户的‘暖心人’,哪里需要那里跑。”难怪物业主任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物业工作也是最能磨炼一个人耐心的苦差事,大通工程处小区有824多住户,老年人占的比例达40%以上,外面的租客占10%,疫情发生以来返青隔离25户,目前解除隔离11户。在值守期间,吴乃丰始终不忘物业人“以优质服务为中心”的宗旨,在封门开始到按照“五个一”的工作要求,采用一户一卡,每卡一人一天一次外出,住户反应都比较强烈,认为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带来了一些不方便,这样的事情在封门以来每天都是比比皆是。为此,小区人员管理成了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一些居民态度比较强硬,不配合,拒绝沟通,不出示任何证件。在他值守当中,也会遇到强进强出的情况,但他总是反复劝解,反复宣传,反复举例讲道理,磨破了嘴皮,每天从早到晚在劝返点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他会耐心随和的一一解释,劝阻他们说“疫情这么严重,为了家人和自身的安全,严峻的形势下,出入不要太频繁,万一被感染了,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会带来影响。”在耐心的劝导下,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小区居住老人偏多,为了避免老人和孩子与外界人员的频繁接触,索性他们建立了住户疫情防控工作群,有事和有需要代办的事情,只要群一喊,他们就全承包了,像替住户购买蔬菜、送米面油、接收快递等等之类的事,每天都在群里发出,吴乃丰也义无反顾的承担着这份“邮递员”的差事,亲自帮忙送到家门口。把一项重复琐碎的事情耐心做好,也就能磨炼出一个人的耐心和提炼一个人的工作能力。
在采访中,问到他作为一名党员,如何发挥党员的作用时,吴乃丰说:“这也是党对我们的考验,作为一名党员,尽可能在工作当中起到模范作用,以身作则,不管是交办给什么样的工作和任务,都要想办法积极和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是啊,带头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冲在前,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最大的作用发挥。
热心的人,心里总装着一个炙热的太阳,既温暖了自己也照耀了他人。在一次执勤当中,被堵在外面的一辆车,不属于小区内的,只是临时车辆,按照规定是不让外来车辆和临时车辆入内小区的,两位小伙好说歹说企图想让车辆进去,但始终无果的他们,只好打开后备箱后,将买的米、面、油,费劲地搬到小区去,这一幕被热心肠的吴乃丰看到后,他二话没说,顺手夺过小伙手中的面,轻松的扛在了他魁梧的肩膀上,就一块儿帮着送到了住户家里。
在24小时值守完后,吴乃丰不是利用休息时间补补觉、解解困,而是又马不停蹄的去各疫情防控点捐赠物资。在疫情期间,他给物业公司大通和西宁的13个小区,大通红十字医院、大通县交警队、大通县路政等单位送去了酸奶、方便面、饮料等物资,受捐物资的单位想写感谢信表示感谢,但都被他一一婉言谢绝,他告诉我们说:“捐赠物资,不是要得到和回赠什么,只是用我的微薄之力,给我的同事和朋友们送上一份温暖,目的只是出于关心,只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只想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早日战胜疫情,大家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当中,比什么都好,这就是初衷和目的,别无他求。”据统计,在几天的捐助中,吴乃丰给各执勤值守点和单位,送去的物资累计资金达5千多元。
对于年轻人忙碌起来,时常会顾不上家,家里老人嘴上埋怨,但心里默默支持,那只是中国人羞涩于表达疼爱之情的一种含蓄表现,本是很近的距离被一场疫情和岗位的需要,忽然把距离拉的很远,随时去看望孩子和父母瞬间成了一种奢侈,想了只能抽时间打个电话或者打打视频。在没日没夜,随时待命状态中,吴乃丰与家人便是聚少离多,妻子也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妻子作为大通红十字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疫情发生以来,也忙于工作,顾不上照顾家人,在医院支援武汉疫情的请战书上,他的妻子毫无顾忌的签字画押,挺身而出,目前一直在待命当中,这种无私情怀,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毫无退缩。平凡的家庭,做着应该做的工作和事,但在疫情期间,各自义无反顾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应该值得我们去学习。
幸福不是你能左右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在你左右,幸福不是你存多少钱,而是能够天天身心自由,这辈子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个健康的身体,有爱你的人,有你牵挂想念的人,这就是幸福。吴乃丰就像春天里的暖风,在疫情期间总会给别人带去温暖与幸福,即使是尘埃中的一粒,也会滋润着住户的心田。 (特约记者 马金花 王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