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2020/6/4 7:50:26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记不清什么时候,自己读过这首苏轼的词,印象不十分深刻,当时只记得最后这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就像家常的小米粥,米香回甘,平淡还有营养。 


    自己渐渐长大,加之年少天性,不甘服输,说话喜欢争个高低,气势喜欢比个大小,作文喜欢华丽辞藻,阅读喜欢贪多不细嚼……那时的自己倒挺像一只趾高气昂的大公鸡的。年少有年少的劲头,“初生牛犊不畏虎”,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结婚后,条件渐渐优越起来,曾经一度的假小子也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悄悄绽开,记得前几年就喜欢比较精致的衣服,比如重工的珠绣啊、好看的贴花呀,不灵不灵闪烁的亮片啊……好像都是我无法拒绝的元素,一看到就迈不动腿、眼神都挪不开。买了很多心里特别喜欢,欣赏性大于实用性的宝贝,穿的时候就犯难,不好搭配呀!心累。那些年,入世的心态很重,想做最美的自己,想交最多的朋友,想更好地展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地给自己做加法,适不适合好像也不太会去考虑,难免有时盲目跟风,却抱着青春是筹码,犯错也无妨的心态。 


    体验过繁华,大概才能觉得出平淡的好处;生活中激情落幕,才感受到真实而静美的长久;乍见之欢,推杯换盏不如深情自然、久处不厌。很多作家回忆,一生漂泊,天南海北的珍馐佳肴吃腻了,最想念的还是家里的那顿粗茶淡饭。 


    什么是“清欢”?我的理解是,人的本质其实是淳朴自然、欲求很少且容易满足的。得到略微的满足就差不多是“清欢”了,清清淡淡的欢愉。如果欲壑难填,需索过多,那就像是包子里放多了盐或是白色的甜瓜甜齁过了头而感觉嗓子眼儿不舒服了。不过,现代人在乱花迷眼的的潮流中,通常已经麻木了自己的正常需求指标,遇上促销、代购、各种平台,种草拔草的速度总是大于头脑反应的速度;觥筹交错、说三道四的热闹总是抢了各种自律书籍的风头;拨拉手机,与屏幕亲密的频率总是赛过了油印墨香的魅力……人们更多地在意别人的眼光,过度地包装自己,特别是女性,哪怕是在入不敷出、被各种信用卡包围的现实中也依然幻想着自己已经过上了“精致”的生活。 


    上班时间久了,有时自己会感觉到自己需要一个短暂的调整期,去寻找一下已经快要被丢失掉的自己。前些年,每年会出一趟远门,不坐火车飞机好像都算不得出门。这些年,大概也是没有时间,但偶尔有一次机会,我都会特别珍惜,哪怕就是几十分钟的车程或是几十万步的距离,看一看桃花吐蕊、鸟掠池塘、苍蝇搓脚、水流汤汤,也会觉得心里格外的宁静、安详,外在的那个我和内在的这个我终于找到了一种契合。古人云“会心之景不在远”我终于明白了。我想,这个大约就是“清欢”吧。 


    当自己需要一个调整期的时候,适当地给自己做做减法,从众多的应酬交际中解放出来,在家收拾收拾屋子,拾掇拾掇花草,清理一下衣柜,或者泡一杯清茶,随手翻两页书,或是闭目凝神听听自己收藏的音乐,画两笔小画,哪怕不成形状,足够表情达意即可。我想到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清欢? 


    在雷克萨斯的广告片中,我认识了王小波的一句话“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 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不知不觉中很喜欢这句话,好似他洞察了生活的本质。平淡如水,甘之如饴,我想不到更好的描述,却隐隐中忆起了小时候喝过的山泉水,捧一掌,清澈甘甜的味道呢。 (韩丽)

上一篇:清晨

下一篇:蒲白建庄矿业:风的颜色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