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记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周金安

2021/7/5 20:13:09 人评论 分类:行业先锋

    2015年,周金安同志按照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党委安排,被选派到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热勒乡开展驻村扶贫工作,这一去就是7年。在驻村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始终铭记公司党委嘱托,牢记为民服务初心,恪守驻村之责,聚力脱贫攻坚,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埋头苦干实干,在驻村路上勇毅前行、挥洒汗水,在扶贫工作中,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曾连续4年荣获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先进工作者”,获得国家能源集团“优秀党员”、新疆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忠诚担当强素质 苦干实干守初心 

  

    驻村伊始,他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锤炼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的理论、扶贫政策的学习贯穿于驻村工作始终,守初心担使命,解难题强作为,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密切联系群众、真心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始终做到忠诚履责担当,兢兢业业工作,扎扎实实干事,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驻村7年来,他发挥自身优势,不辞幸苦,白天走村入户,晚上加班加点整理材料,起草了工作队驻村工作扶贫实施方案、完善驻村规章制度、撰写扶贫工作汇报、提炼扶贫工作经验、扶贫工作案例等文稿材料逾50万字,为驻村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撰写的《勇担央企责任,推进驻村工作》驻村典型做法被自治区编入《“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百例》一书;在“新疆访惠聚”微信平台、自治区驻村工作《简报》累计发稿50余篇,传递出驻村扶贫工作的好做法、好声音,树立了国家能源集团助力乡村振兴,决胜脱贫攻坚,彰显央企担当的良好形象。 


    建强组织打基础 主动作为增信心 

  

    从事多年党建工作的他,深刻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的基础”。他坚持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促和谐稳定、促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推荐汉语水平好、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优秀村民担任村干部,着力培育脱贫攻坚主体的工作能力。并制定“培帮带”方案,建强脱贫致富的“领头人”。采取工作队员与村干部“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带,推进一起学习同进步、一起生活乐融融、一起维稳共繁荣、一起劳动共致富,在日常工作中理思路、教方法、传经验,切实做到思想上“引”、工作上“帮”、行动上“带”,形成了协同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村党支部引领脱贫致富的能力显著增强,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我刚到村扶贫岗位上时,沉不下心,也不掌握妇女工作方法,上报的材料也总是被打回来‘返工’,常常感到工作压力很大,是周金安大哥手把手耐心帮带指导我、鼓励我,使我适应的扶贫工作角色,电脑也会用了,我现在工作越来越有信心了。”村扶贫专干阿依先木古丽对自己的成长变化心存感激地说。 

  

    他主持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积极发挥党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带动作用,使每个党员按照自身能力分别帮带1-3户贫困户,帮助群众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拓展致富渠道,党员带动群众互帮互助。至今,已有300多户贫困户在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的帮带下实现脱贫。 

  

    老党员买买提·买赛迪深有感触的说:“支部的活动正常了,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越来越强了,我们党员有了荣誉感和责任感,打好脱贫攻坚战我们信心更足了,这与小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为他的工作说——亚克西!” 


    聚焦民生解难题 实事办实暖人心 


    在一个农闲的日子里,一个村民一大早向他咨询医疗报销的政策及办理流程,他便向社保部门获取“答案”告知这个村民。 


    这件事让他触动很大,他觉得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自己要学懂弄通党的惠民政策,提高村民对党的惠民政策知晓率。“加强惠民政策的宣传,自己先要加强学习成为内行才行。”平日里只要一有空,他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惠民政策明白册》,认真做笔记,低保、就医、就学、就业等政策记满了笔记本。经过不断学习,他的政策理论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并把政策解读让群众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信得过、用得上,利用入户走访等时机向群众宣讲扶贫政策,他也成了群众眼中的政策“咨询师”。 


    他所驻的夏玛勒巴格村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如何落实好党的惠民政策,帮扶群众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他以“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为抓手,从常态化入户走访切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分析村民致贫原因,掌握村民脱贫意愿,讲述致富故事,帮助村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了“一户多策一人一策”精准扶贫措施,每年加班多达1800个小时的他,突出抓产业促就业这条脱贫致富主线,引导村民在发展玫瑰花种植业同时,积极动员有富余劳动力和有技术的家庭,外出务工或创业,拓宽脱贫致富新路子。 

    买托乎提·卡地尔参加了村里组织的打馕技术培训班,在周金安的鼓励和帮助下,烤包子店开张啦!每月收入3000多元,成为了村里创业致富的榜样;在他耐心动员下,曼热艳木从不愿务工到走进扶贫车间,并在周金安的帮助下,曼热艳木家建起了禽舍,养了300只鹅,3个月养殖增收4000多元,让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巨大改善;买买提从找工作到建起了汽车机油销售点,有了可观月收入……被帮扶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0000余元,在村民脱贫致富的路上,洒下了他的辛勤汗水。 
民族团结一家亲 和谐发展聚民心 
  

    他以村为家,把村民当亲人,进庭院、坐炕头、讲政策、拉家常、解民忧,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六年来,他和队员一起入户走访逾万户次,走访群众2万多人次,自掏腰包达6万余元,用一个个“微行动”温暖着群众的“微心愿”。他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换来群众一张张满意的笑脸和一句诚挚的谢语。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话在周金安心中扎下了根。随着驻村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个个救急解难现场、一件件好事实事惠及群众、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感动着群众凝聚着人心,展现着一名党员的为民情怀。 

    贫困户艾山·赛迪的女儿阿依努尔去年考上了大学。“别人憧憬的大学,而我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阿依努尔这样说。周金安得知后,多方联系,整整忙了两天,使她及时拿到了助学金,并为她送去了400元路费。阿依努尔的母亲感动地说:“小周我的亲兄弟,为了我孩子的事你跑前跑后,除了感谢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托乎提汗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周金安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送去了1000元医疗费,解决了老人就医问题。 

    今年以来,他与工作队员一起组织志愿服务队帮36户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开展春播夏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诉求100余件次。 

    守一份初心,干一番事业,促一方发展。周金安七年如一日,实干担当,甘于奉献,把脚印留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也把真情留在了村民的心中,以实际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贡献。

    (葛林涛)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