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斗乡村振兴。陕煤集团陕北矿业柠条塔公司按照中央“四个不摘”要求,积极推动帮扶工作稳定延续,积极打造乡村振兴新阶段帮扶工作新模式、新亮点、新案例。
传递温暖,提振致富信心
“春节慰问送关怀 柠司关爱暖人心”,1月25日,陕煤集团陕北矿业柠条塔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闫敬旺、党委副书记李强、党委工作部部长、乡村振兴办主任耿玉云等一行六人组成的慰问组驱车来到“两联一包”定点帮扶的脱贫村曹家沟村,为全体村民送去了价值7万余元的白面和食用油,让村民们感受到柠条塔公司“家”一般的温暖,过上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清涧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贺小明、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韩栋梁、主任王月胜等参加了慰问活动。
“老人家,你好,还认识我吗,身体还好吗?……”慰问组领导和村民们开始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及生活需求,鼓励他们坚定信念、多学技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据悉,从2015年陕煤集团陕北矿业柠条塔公司把曹家沟村纳入到该公司的帮扶救助体系以来,每年都实施送温暖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曹家沟村困难群众发放慰问品、大病救助金、贫困助学金等34万余元。
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致富
2020年,受疫情、市场行情低迷等原因影响,清涧县乐堂堡便民服务中心曹家沟村有四万多斤小米滞销,急需销售。曹家沟村定点帮扶单位陕北矿业柠条塔公司主动对接驻村工作队,了解小米滞销情况,通过消费帮扶采购村集体经济原粮加工厂小米,带动小米销售。在爱心企业的帮助下,曹家沟村滞销的四万余斤小米很快得以销售。
“感谢爱心企业来帮助我们采购小米,不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村民白有东说,平时,他们都在原粮加工厂上班,每个月有将近两千元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如果这批小米卖不出去,他们都会有所损失。
小米饴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领导您看,这是这批生产的小米饴糖,质量非常好,色泽亮丽、晶莹剔透,糖度也很高。”饴糖厂工作人员刘志均高兴地介绍着产品。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使帮扶村早日尝到产业帮扶“甜头”,柠条塔公司根据陕北地区盛产小米的优势,先后出资173万元与陕西联合国际贸易公司共同成立以小米为消耗原料的清涧县小米饴糖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2021年,柠条塔公司通过消费帮扶采购小米饴糖产品2000份,使得小米饴糖厂实现经营收入33.6万元,更使得曹家沟村集体收益净利润多达6万余元,脱贫户人均增收420元。同时,小米饴糖厂解决了曹家沟村6名脱贫户就业问题, 每月按2400元/人发放工资,一个脱贫户一人上班即可每年增收3万余元,可极大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小米饴糖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永增高兴地说。
小米饴糖厂的运营即解决了村民务工问题,增加了村民务工收入,又解决了村民小米的销路难问题,增强了村民种植小米的积极性。同时,该厂的经营收益全村共享,通过分红带动等带动机制,更能凝聚减贫带贫和增收致富合力,稳固脱贫成果。
建设美丽乡村 提升群众幸福感
走进村民刘生亮家的院子,整洁靓丽的窑立面、颇有艺术风格的窑沿花栏映入眼帘、一条砖路直通村主干道的柏油马路、美观漂亮的现代化干湿分离厕所坐落院角,不远处的文化广场,未散去的几位老人还在悠闲的拉着家长,笑声里藏着满满的幸福。
“以前村里连个像样的地方都没有,住的窑洞凌乱陈旧,出门道路坑坑洼洼,出行困难,一到雨季更是窑沿漏水、寸步难行,即使冬天农闲了,人们更是连个舒服的去处也没有。现在真是不一样了,每到晌午,老人小孩们就到广场上锻炼、玩耍。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柠条塔公司对曹家沟村的大力帮助。”刘生亮老人笑着说道。
刘生堂家只是曹家沟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了能让曹家沟村美起来,2017年以来,陕煤集团陕北矿业柠条塔公司先后投入273万余元用于村容村貌系列民心工程建设。主要有:为村党支部修建28平米办公室三间,82平米会议室一间,优化了阵地建设硬件环境;精心打造1600平米文化活动广场1座,480平米停车场1座,并完善广场周边道路硬化绿化及护栏等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推进“厕所革命”,为村民修建新能源干湿分离无公害现代化厕所41座,解决了村民如厕难题;为59户村民改造了入户道路2800余米,解决了村民阴雨天气出入的安全问题;为村民粉刷窑洞外立面1450平米、新修窑洞花栏压岩等重塑村民脱贫致富信念;修缮村级卫生室3间提高村民基本医疗环境;在村文化活动广场安装健身器材、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儿童游乐设施等,大大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在村主干道安装智能一体化太阳能照明路灯120盏,解决了村民夜路难行问题等等。
“民心工程的建设,极大地增强了曹家沟村全体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深入推进了曹家沟村美丽乡村建设,夯实了曹家沟村乡村振兴基础。”驻村第一书记王鹏说。
作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陕煤集团陕北矿业柠条塔公司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陕北名产小米种植优势优势,以小米饴糖产业项目为龙头,带动当地杂粮种植业,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绘写美好生活新篇章,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鹏 李永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