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指日可待
说起柠条塔救护中队,就要从八年前讲起了。那还是2014年的时候,那一年,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京举行;中国成功举办APEC北京会议。那一年,公司成立了矿山救护中队,从各基层单位抽调了27名年轻职工,开始了为期90天的新队员培训。刚开始的体能训练让队员们吃净了苦头,再加上六月的骄阳似火,一场训练下来,队员们磨破皮受点伤都是经常事。要成为合格的矿山救护队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业务和强健的体魄。为此,队员们的训练强度堪称魔鬼训练。跑步、跳高、爬绳、独木桥、云梯、低巷、呼吸器、负重跑,十几个项目每天循环。队员的生理和心理极限被不断挑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大家都对矿山救援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渐渐的适应了超强体能训练的节奏,更明白了肩上抗的责任和使命。
处理事故,崭露头角
2017年神木某矿发生透水事故。当时正值早饭,队员接到通知后放下碗筷立即集合,当时的任务是负责在回风斜井安装局部通风机和水泵。这是大家从事矿山救护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事故救援。回风井口距井底坡度很大,只能人工运输。经过队员们努力奋战5个多个小时,终于将新鲜风流输送到井下,水泵也安装到位开始了抽水工作。汗水伴着脸上的煤尘滴落在井巷中,碎了一地。在各方救援力量经过3天2夜的搜寻,艰难困苦,险象环生,值得庆幸的是被困的6人全部获救,这对于一支组建成立不久的救护队来说绝对称得上一次非常成功的救援。
技术竞赛,一战成名
在2016年8月神南矿业举办的首届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年轻的柠条塔救护中队获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队员王鹏理论考试更是以150分满分获得个人理论第一名。可谓一战成名。此后几年,在陕北矿业第二、第三、第四届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多次获得团体和个人荣誉。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在日常训练中,在实际救援中,救护中队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救援能力,终于在2020年达到了特级质量标准化水平。
近几年救护中队在原有装备设施基础上又配备了便携式多功能气体分析仪、灾区可爆性测定仪、矿用移动火灾探测机器人,提高灾区检测监测能力,有效的解决了救援人员应对火灾火情侦查时面临的人身安全。2020年修建了高温演习巷道,为模拟实战训练提供保障。大家都明白,只有更加刻苦的训练,才担得起公司的厚望;只有更加优秀的救援能力,才有能力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只有更加严谨的态度,才能不愧“橘红色的逆行者”的称号。未来,救护中队将面临一个又一个的考验,汗水与泪水将依旧伴随着每一名队员的每一天,但的救护中队全体指战员保卫矿山安全的初心必将永不动摇。(供稿人:谢亚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