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宁夏煤业煤化工技术研究院井云环:科技创新一直在路上

2022/6/22 18:43:38 人评论 分类:行业动态

   6月16日,记者见到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国家能源宁夏煤业煤化工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井云环时,她刚参加完院里组织的与宁东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有关的技术交流会。这两天,她还在向企业一线的科研和技术人员开展自治区党代会精神的宣讲,整理心得、准备课件。


   “科技创新,一直在路上。”这句话对于井云环来说,非常贴切。井云环的多项科研工作,都是开创性的。


   2006年6月,带着对煤化工事业的美好憧憬,井云环从宁夏大荣化工集团来到宁夏煤业煤化工基地,同许多煤化工人一样亲身经历和见证了项目设计、建设、试车、运营的每一个历程,自己也从一名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勇挑重担的部门负责人,带领团队兢兢业业潜心做科研,攻克和解决了多项影响煤制油化工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技术瓶颈难题,为打造“世界一流煤化工”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08年研发中心成立,她作为第一批主力来到了这里,当时甲醇厂装置已全线打通,但是气化炉运行一直很不稳定,结渣现象屡屡发生,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源上得到解决。研发中心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研究中,于是《德士古气化炉废锅流程辐射废锅结渣问题研究》课题也就顺势而生,这也是研发中心成立以来承担的第一个研究项目,领导将这个重任交给了井云环。为了尽快进入角色,顺利完成研发任务,她积极与现场技术人员沟通、交流,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了解有关气化炉结渣原料煤煤质特性、工艺烧嘴结构、辐射废锅结构等知识。为了探寻废锅结渣的理论依据,她自学相关软件,建立了德士古气化炉废锅流程辐射废锅数学模型,对气化炉辐射废锅结渣前后流场、温度场及物料和能量进行模拟和校核计算,提出了减少辐射废锅水冷壁换热面积、增大废锅中间通道的方案,解决了辐射废锅拐点温度和辐流段出口温度过低的问题,顺利完成了德士古全废锅流程气化炉辐射废锅结渣问题研究任务和结题工作。该项目成果获得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干煤粉气化技术因其具有煤种适应广、气化效率高的优点,成为大型煤化工首选的气化技术,而这项技术大多依赖于国外,但国外技术在落地时,不仅需要支付高昂的专利费、技术上受制于人,并且存在着煤种适应性差、煤粉输送不稳定、粗煤气含尘量高、黑水管线磨损严重等缺陷。为了开发出适合宁东煤的干煤粉气化技术,宁夏煤业决定组建攻关团队,开展“日耗煤2200吨的干煤粉加压气化工艺技术”的开发,井云环主动要求加入到此项开发工作中,针对煤气化技术进行全面的攻关和研究。


   苦尽甘来,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日耗煤2200吨的干煤粉加压气化工艺技术”课题完成了气化工艺包的设计及气化炉总体设计,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台日耗煤2200吨“神宁炉”干煤粉气化技术,此项技术应用于煤制油分公司,为宁夏煤业节省专利购置费约4000余万元。该课题针对气化炉的关键设备气化组合烧嘴进行国产化研究,成功解决了原进口气化烧嘴点火困难、易烧损、火焰检测系统故障不断、使用寿命短和水冷壁挂渣效果差等问题,累计为烯烃一分公司节省设备购置费约2200万元。同时,该项成果形成的“神宁炉”干煤粉气化技术专利群,为气化技术对外转让提供了强有力的产权支撑,提升了宁夏煤业在煤气化领域的知名度。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如何发挥企业科研人员的作用,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她表示,宁东是我国最大的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生产基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三废”,特别是固废,由于受宁夏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以及部分固废特性研究不足的影响,限制了其大量资源化利用。“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与国内多所科研院校、宁煤基建公司及煤矿在建筑材料替代、煤矿沉陷区生态治理及矿井充填等方面开展多方向、多用途的利用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都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及宁夏环境污染治理作出一定的贡献。”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是一次描绘美好蓝图、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大会。参加本次会议,使我更加坚定了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井云环说,将立足岗位继续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把本次会议的新精神、新思想宣传好、贯彻好,在工作中当先锋、做模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周边人员为宁煤煤化工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作出更大努力。(王小龙 苏丽)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