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电话卡

2023/3/28 20:54:47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除夕夜,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下午我们全家到婆婆家吃年夜团圆饭,婆婆的厨艺真好,“全家福素丸子”“年年有鱼”“万紫千红”,还有我最喜欢吃的蒸蛋,共有十八道菜,好大的一个圆桌都快摆不下了,吃饭前,家家户户放炮竹,炮竹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八时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开始了,大家围坐在饭桌上欢天喜地的看着春节晚会,开心的谈论着这一年发生的点点滴滴,在吃年夜饭之前,我看见婆婆嘴里念念有词,我以为她是叨叨我们呢,没有在意她,很久,我看见她还在自言自语,我就有点害怕,她这个年龄,容易犯糊涂,听院子里的一个大娘说,人精神失常前都是这种症状。“妈,你在和谁说话呢?”我故意问了一下,“我在背电话号码呢,”她头也不转的回答,我心里瞬间被惊到了。




   疫情三年,大家都没有回家过年,想想挺亏欠亲人们的,吃过年夜饭后,陪婆婆聊天,聊着聊着,她说想远在外地的大姑姐了。婆婆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远嫁江西,十几年都没有回家来团聚,这几年,由于身体承受病痛的折磨 ,更加不能轻易回青海,人老后,总念旧,更加希望儿女能陪伴在身边。


   我对大姑姐的影响,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她喜欢唱青海的民间小调,和我婆婆在一起两人有说不完的话,母女俩像闺蜜,像极了青海社火里的唱段“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简直就是场景重现,原音回放。




   和婆婆聊着以前的事情,我随即把电话拨通,大姑姐很是惊讶,好像失散了几十年,突然迎来了久别重逢,有点出乎意料,有点措手不及,虽然病痛折磨的她人很虚弱,但大姑姐的声音还是很“青翠”,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我把手机递给婆婆,两个人都很激动,互相嘘寒问暖,聊起家长里短,回忆如烟,虽隔万水千山,难挡彼此牵挂。多年未见,不知是否“镜中衰鬓已先斑”?隔着屏幕,我也能感受到她俩的内心欢喜与长久期盼。


   婆婆的手机是老年机,她也不会用微信,她找到一个用过的药盒子,撕开剪了一个长方形卡片,让我把大姑姐的电话号码给她写上面,然后婆婆将卡片放入一沓子卡片中,我正好奇的看着一张张的卡片,婆婆说,这些记的全是你们的手机号码,她拿出一张一张的卡片说,这一张是你二姐的,这一张是你姨的,这一张是你和虎子的。




   “又没写名字,你怎么区分?”我问她,“不用区分 ,你们的手机号码我都会背了。”婆婆接着背出了一个号码,我与卡片上的一对,没有错。“这是你姐的”她又背出了一个号码,我又认真比对,依然不错,“这是你姨的……”


   婆婆没有上过什么学,大字不识几个,她又不太会用手机通讯录,只好用这种原始的办法,十来张电话卡片,只有号码,没有名字,她都能分清是谁,并能一一对应,“这么多手机号,你是怎么记住的?”我很好奇的问,“一个一个背呗,有时候晚上睡不着,躺在床上也背,每个都背了不下一百遍了”,婆婆的神气很自豪。我想这是肌肉记忆,虽然笨拙,但有效果。


   婆婆有一段时间老忘事儿,有时候给我打电话,唤的却是二姑姐的名字,为此,我还生气的吼过她两声,之后,婆婆就用“肌肉记忆”的办法,专心专注于一事,直到记住了、扎根了、再也忘不了了。


   有一次我打电话,问她身体近况,她说一切都好,就是休息不太好,“晚上是不是又背手机号码了?”我问她,婆婆嘴上说着不是,高兴却溢于言表:“你大姑姐的手机号码,我已经背会了!”


   岁月催人老,年龄不饶人,有多少个日子,我们的父母会倚在窗前盼望着儿女们那熟悉的身影出现;有多少个日夜,我们的父母会躲在角落里默数着自己流下的眼泪;有多少个日夜,我们的父母会在心中呼喊着我们的名字,直到此时,我终于知道了婆婆不是因为睡不着,才背手机号码,她是因为要背手机号码,才睡不着。别再让父母等待了,赶紧奔向回家的车子吧,否则,我们就真的是“不孝”了。 (郭守芳)

上一篇:抵御诱惑,坚守自我

下一篇:送别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