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小路,细数着岁月,追忆着90年代以来的沧桑巨变。的确,这片土地,是属于勤劳的乡亲们的。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陪伴着日月星辰……
上个世纪,村子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屋子大多还是夯土的围墙,内部建筑也不全然使用砖头,后来逐渐发展到砖瓦结构,不过那是我对关中民居最深的记忆。再到后来,拆旧建新,楼房逐渐多了起来。但我内心,一直还是喜欢那个时候的建筑,就像那时候的年味一样……
求学时,推着自行车,我从这里走向初中,高中,泥泞的道路,伴着求学路。多年后,“水泥路”变成了水泥路,自行车变的不怎么常见,读书的孩子也多去了县城。再不见那些年周末回家,来门前借打气筒的老师们了……
岁月巨变,百姓生活蒸蒸日上。而不变的,依旧是这里的夕阳和这里勤劳质朴的背影。
父亲,上了年纪。夕阳下,走起路来,再也没有了记忆里那利索劲,左右肩膀一晃一晃,仿佛告诉岁月这个老伙计,该是慢下来的时光了……
可是,谁有看见,冬去春来,我远去他乡后,父亲那闲不下来的脚步……
家乡啊家乡,你是有什么魅力,惹得游子日思夜念啊……
土地啊土地,你又是靠什么情感,催促着你的儿女勤恳耕作……
绕着村子周边的水泥路,我放慢脚步,陪着父亲,影子在夕阳下拖的老长老长……
路边的大棚里,远处的地垄边,一天天老去的乡邻,他们用勤劳,用汗水迎接着新生活……又把所有的幸福留给自己的儿孙……
边走边寻思着,寻思着……
这夕阳是多么的美啊,她,就像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勤劳的长辈……(郑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