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对她来说,是团聚的日子

2023/10/23 19:41:47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要说我国传统节日中最没存在感的,我想重阳节必定榜上有名。若不是唐朝大诗人王维尚且留下一篇朗朗上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恐怕重阳节的存在感还要更低一些。都知道这是个该登高、赏菊、回家看望的老人的日子,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街上人来人往步履匆匆,为生计、为前程,似乎谁都抽不出空来,任由满山金菊兀自灿烂。


   虽不曾登高、赏菊,可每每提起重阳,我却不是毫无印象,因为每年的这一天,奶奶的哥哥都会不远千里地来看她。重阳对于她来说,是团聚的日子。


   奶奶生于贫苦的年代,世道艰难,女子的人生往往比男子更易陷于悲惨。或许是不想让自己的女儿来乱世遭此一劫,奶奶一出生,她的母亲便试图将她溺于盆中,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最终不忍,将她留了下来,只是奶奶的腿脚却自此落下了残疾,后来也为此哭坏了眼睛。奶奶是家里最后一个孩子,上面有11个哥哥,有些早早夭折,有些长大后失去了联络,现在仍在世的只有一位,是奶奶最小的哥哥。


   奶奶从没上过学,却是识得字的,她说这全得益于她有个好哥哥。因奶奶腿脚不好,又是个女孩儿,所以家里是万万不可能供她去上学的,小时候看着哥哥们去上学,她总难过得躲在柴房里哭。只有这位最小的哥哥关心她,每天放学后教她识字,以大地为纸,捡一根树枝在土地上画出一个个“田”字格。


   从前的交通不比现在这般便利,300公里的路途,要几经波折,坐整整一天的大巴车。小时候,每到重阳这天,奶奶会早早穿戴整齐牵着我出门,支撑着不便利的腿脚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过那段长长的石子小路,在汽车站久久驻足。一辆辆客车来了又走,从人烟寥落等到人烟寥落,终于在将要日落时等来一辆满是尘土与泥泞的大巴车,车门“吱呀——”打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中,奶奶总能用她那双近乎失明的眼睛准确无误地认出她要等的人,在我的印象里,每次与哥哥的团聚和分离,奶奶都是一边挥手,一边泣不成声。


   我称呼奶奶的哥哥为“侯老舅”,奶奶说“侯”在她老家的方言中就是“小”的意思。侯老舅从来都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常戴一顶灰色的窄檐圆礼帽,身穿整洁的衬衫和马甲,像极民国时期行走在上海街头的老绅士,每每见面总是兴起,脱口而出一段自我调侃的顺口溜——“侯老舅,骑牛牛,要来你家吃肉肉。”


   时过境迁,年复一年,如今300公里不过几小时的路程,两位老人却也都上了年纪,再禁不起舟车劳顿。平日里奶奶总摸着旧相片与老黄历过日子,摸着玻璃桌面下的老相片,她总说:“你侯老舅是世上最善良的人。”;翻起老黄历,我想,对她来说,最值得期待的,是重阳这天。(新能源项目筹备组 贺云雪撰稿)


上一篇:放羊娃形象逆袭记

下一篇:我爱阅读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