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煤市要闻回顾(11.28-12.2)

2016/12/3 15:20:39 人评论 分类:每日头条

      发改委:企业煤炭库存责任制度将获推行

  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相关方面将推行建立企业煤炭库存责任制度,规定最低和最高库存,以避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例如电厂电煤库存最低要达到15天,最高不超过30天。下一步将在煤炭和电力企业中推行这项制度。

  另据透露,当期煤炭缺口约4000万吨,但动用煤炭库存可以化解这一问题。

  发改委:将再度开展针对违法违规产能的大检查

  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今后违法违规的煤炭产能将不再会有手续补办的机会,相关部门即将再度开展针对违法违规产能的大检查。

  今后违法违规的煤炭产能将不再会有手续补办的机会,相关部门即将再度开展针对违法违规产能的大检查。公开资料显示,此前曾有一部分违法违规的煤矿在建产能补办了手续,并被准许按相关规定通过减量置换投产。

  发改委:煤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在1日举行的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指出,煤炭需求并未增长,而供给有绝对的保障,价格会有序回调至合理区间。

  下一阶段,特别是供暖结束后,煤价会进一步下跌,但不会再次跌破底线。政府会采取调控措施使煤价稳定在合理区间。

  发改委:以不公平价格销售或购买煤炭依反垄断法严查

  近日发改委等印发《关于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 保障煤炭中长期合同履行的意见》,对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低价倾销排挤竞争对手、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将依照《价格法》严肃查处;

  对达成实施垄断协议固定变更价格,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价格销售或购买煤炭等违法行为依照《反垄断法》严肃查处。

  发改委:煤炭去产能"未到位" 研究推进跨行业重组

  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直言,煤炭去产能并未到位,“目前煤炭产量在57亿吨左右,如顺利推进去产能,2020年产量为49亿吨,而届时消费需求也只有41亿吨。”

  连维良透露,发改委正在研究推进煤企在上下游相关行业跨行业兼并重组的措施,支持打造跨行业、区域、所有制的企业平台。

  连维良:煤价绝不会再次跌破370元/吨的底线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12月1日召开的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肯定地说,煤价绝对不会再次跌破每吨370元的底线。”

  下一阶段,特别是供暖结束后,煤价会进一步下跌,但不会再次跌破底线。政府会采取调控措施使煤价稳定在550至600元/吨左右的合理区间。

  连维良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宋元明同时强调,安全生产是不能逾越等红线。宋元明指出,2017年全年如果放开330天产能,煤炭将供大于求,煤炭企业要高度警醒,创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煤监局:四季度煤炭需求缺口约为4000万吨

  12月1日,国家煤监局副局长宋元明在2017年全国煤炭交易会上预测,2016年四季度煤炭需求缺口约为4000万吨,处于紧平衡状态。2017年,如果煤炭产量全年由276天放开至330天,那么煤炭供给或将再次大于需求,年度过剩或将超过1亿吨左右。

  宋元明介绍,这一预测是国家煤监局行业管理司会同有关研究部门作出的。

  开滦、冀中等十余家煤企与下游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

  12月1日下午,兖矿、陕煤化、龙煤、伊泰、开滦、冀中能源(000937)、淮南、平煤、阳泉、榆林能源等十余家地方重点煤炭企业与华能、华电、河北钢铁等电力、钢铁等主要用户企业签订了中长期合同。

  签订仪式分为两轮,第一轮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仪式,第二轮为炼焦煤中长期合同签订仪式。中国证券网援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日电煤合同签订量超过1亿吨,炼焦煤签订量达5750万吨。

  两部门发文要求推进煤炭中长期购销合同签订和履行

  国家发改委、国资委11月30日下发《关于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保障煤炭中长期合同履行的意见》。

  《意见》表示,要充分认识煤炭中长期合同的重大意义。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合同条款和履约保障机制,提高中长期合同比重,鼓励支持更多煤炭供需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签订更高比例中长期合同,大型煤炭、电力、钢铁企业要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

  《意见》还表示,要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价格平稳有序;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合同履约率,鼓励支持大型煤炭企业与电力、冶金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健全合同履约考核评价;强化激励和保障,营造有利于合同履行的良好环境。

  运销协会:2017年全国煤炭产量将有5%左右的增量

  煤炭运销协会日前称,2017年“去产能”的政策重心将从“降产量”向实质“去产能”转换,煤炭产量将出现小幅增长,其中增量主要来自于对煤矿生产工作日的放松,预计同比可带来5%左右的增量。

  因此煤炭运销协会认为 2017年“去产能”的政策重心将从“降产量”向实质“去产能”转换,煤炭产量将出现小幅增长,其中增量主要来自于对煤矿生产工作日的放松,276个工作日等通过降低产能利用率来限制产量的政策将作为短期政策逐步淡出。

  铁总:大秦运量稳定在125万吨以上 煤炭保供无虞

  中国铁路运输总公司副局长郭玉华在12月1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为响应国家保供应、促稳定号召,铁路总公司全力保障煤炭供应,大秦线煤炭运输稳步增长,目前运量已经稳定在125万吨以上,较低位水平上升超过30万吨。

  郭玉华指出,随着铁路运力的投放和运输组织的进一步理顺,铁路煤炭运量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国土资源部:到2020年大型煤炭基地产能占比超95%

  国土资源部29日召开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发布会上透露,“未来5年,中国将集中力量建设103个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它们将成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供应的战略核心区域。”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巡视员兼副司长鞠建华指出,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能力达到全国的95%以上,石墨、稀土等资源基地超过80%,钨、锡、锑、磷、钾盐等资源基地达到50%左右。

  今年煤炭去产能任务已基本完成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表示,截至今年10月底煤炭2016年的去产能任务基本完成,人员安置工作有序推进,债务处理等相关政策正在研究,明年去产能难度将比较大。

  今年春节前国务院发布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其中今年去产能的目标是2.5亿吨。

  神华12月份价格或将分档执行

  最新获悉,12月份,神华针对不同用户,或将启动三套定价模式。业内分析认为,神华此次的定价措施对市场价格与供需起到了一定的维稳作用。

  五大电企方面,执行新长协合同,根据合同价格的约定,5500大卡动力煤以535元/吨问计算基价,按月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上月最后一期BSPI指数和其他上月最后一期现货价格指数的算数平均值,调整幅度为上述平均值与计算基价的差额的50%。

  除五大电的终端用户方面,依旧延续前几月的定价模式,长协现货按4:6执行,12月份长协价580元/吨,现货价675元/吨。长协量不超1-7月平均量的40%,不超月合同量40%。但是,如果12月份之前年度合同量已经都履行完毕或者未签订长协的不适用此条,合同量履行完的适用于第二条。

  在所有贸易商方面, 已于11月30日开始,全部实行现货价格,没有量的限制。

  七台河煤矿事故:事发煤矿违法生产

  11月29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景有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2人被困井下。事故抢险指挥部称,此次事故初步认定为瓦斯爆炸事故。

  经核查,景有煤矿并没有获得生产许可,该矿是隶属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管辖的民营煤矿,是资源整治整合拟保留的主体矿井,目前尚未经过市、区两级政府验收,属于违法违规生产。

  事故发生后,七台河市公安部门已经对该煤矿的矿主、矿长和相关负责人等进行了控制。

  重庆“1031”煤矿瓦斯事故11名责任人被刑拘

  安监总局消息,10月31日,重庆市永川区金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3人遇难。经事故调查,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对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非法采矿罪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的11名责任人依法刑事拘留。

  国务院安委办通报称,该矿为乡镇煤矿,低瓦斯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初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该矿越界违法生产区域以掘代采工作面微风作业导致瓦斯积聚,违章放炮引起瓦斯爆炸。

  山西2016年煤炭去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第一

  山西省发改委12月1表示,山西煤炭去产能提前收官,2016年全年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

  2016年,山西关闭退出和减量重组煤矿25座,退出产能2325万吨,安置职工20166人。其中,山西省属煤企所辖煤矿23座,退出产能2130万吨,安置职工20341人;太原市煤矿2座,退出产能195万吨。截至11月26日,山西省内验收工作全部完成。

  2016年,山西煤炭去产能和减量化生产取得积极成效。1-10月,山西规模以上原煤产量下降15.7%,超过全国5个百分点;10月末,山西煤矿企业库存3084万吨,比9月末减少491万吨,比年初减少1906万吨,下降38.19%,为中国煤炭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山西未来5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1亿吨

  30日,山西省国资委发布消息,未来5年,山西煤炭行业在扣除国家认定的先进产能后,产能退出率不低于12%,化解过剩产能1.1亿吨,安置职工近11万人。

  未来5年,山西煤炭行业去产能主要涉及焦煤、同煤、潞安、晋煤、阳煤、晋能六大省属煤企和太原市政府。

  山东省属企业提前完成煤钢化解过剩产能任务

  11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时民表示,山东省属钢铁煤炭企业今年列入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已提前完成。

  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山东极力推动钢铁煤炭企业解危脱困。济钢产能调整和山钢集团转型发展、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改革重组作为两大硬任务取得重要进展。

  “鄂尔多斯煤”原产地证明商标诞生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600295)官方29日在北京宣布,“鄂尔多斯煤”原产地证明商标正式诞生。该商标由鄂尔多斯集团申请注册并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对于促进中国煤炭可持续发展有着标志性意义。

  中新社称,鄂尔多斯市委常委、副市长赵明广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说,2016年11月7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网正式发布注册公告,“鄂尔多斯煤”原产地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即日起,该商标正式宣告诞生。

  四电企要求上调电价 并限定685元/吨为最高采购价

  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电力企业成本扩大。日前华能、华电、大唐、国电四家电力央企联合给陕西省政府提交报告,表示现在的电煤价格已经超出了企业成本,要求政府对电价进行上调。

  中国经营报获悉,近期华能、华电、国电、华润电力企业下发通知,以5500大卡平仓价685元/吨作为最高限价,超过此价的货源原则上不得采购,如果一定要采购,需要提交申请,报经集团公司批准方可购买。

  前10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573亿元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消息称,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1万亿元,同比增长3.7%。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39226.5亿元,同比下降7.4%。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128.2亿元,同比下降6.5%。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567.7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138亿元,同比下降48.5%。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573.1亿元,同比增长112.9%,较前9月利润增长221.3亿元。

  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 正式成为煤炭下水第一大港

  在12月1日举行的黄骅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的新闻发布会上,沧州港务集团董事长赵振清表示,继2011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后,黄骅港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吞吐量突破2亿吨,这意味着黄骅港正式成为我国煤炭下水第一大港,其作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枢纽港地位日渐巩固。

  沧州渤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强表示,目前已建起20万吨级航道和3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实现了从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到现代化综合大港的转变,今年前10个月,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万标箱,同比增长24%。

  国内焦煤需求增加拉动策克口岸煤炭进口量破千万吨

  呼和浩特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8日,策克口岸2016年进出口货运量达1016.86万吨,同比增长54.97%,这也是该口岸时隔5年之后货运量再破千万吨大关。这其中煤炭进口量达1010.18万吨。呼和浩特海关分表示,这与中国煤市回暖不无关系。

  中新网称,呼和浩特海关统计显示,2016年以来策克口岸货运量大幅增长主要由于进口煤炭的拉动。截至目前,2016年煤炭进口量占到策克口岸总货运量99%以上,超过2015年全年原煤进口量248.11万吨。 
 
11月份发改委累计批复铁路项目4829亿

  11月2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的批复》。这是11月份批复的第8个铁路建设项目,发改委全月已累计批复铁路项目4829.95亿元。

  中国铁路总公司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34.49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5678.85亿元,同比增长9.8%。伴随着一批新项目的开工,年底铁路建设将再掀高潮。

  最大规模煤制烯烃项目产出聚丙烯粒料

  日前,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35万吨/年气相聚丙烯装置开车一次成功,成功产出合格粒料。

  据悉,35万吨/年气相聚丙烯装置于2016年5月26日顺利中交。11月12日16时催化剂进入装置内,于15日启动气锁系统和第二反应器,并于16日成功迎来第二反应器出料,开车一次成功,打通工艺全流程。

  同煤60万吨烯烃项目预计明年7月开工建设

  日前获悉,同煤年产60万吨烯烃项目计划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项目工艺包设计、总体设计和总体院招标工作,7月1日落地开工建设。

  化化网消息称,目前总体院招标,分体院、装置院招标及技术引进、工艺包设计和长周期设备订货工作已经展开。

  全球第二大钢铁集团宝武钢铁将于12月1日正式成立

  12月1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在上海总部挂牌成立。宝钢和武钢的此次重组是业内首个集团重组与上市公司合并同步推进的央企联合重组。重组后,中国宝武集团将力争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企业,中国宝武集团将逐渐向管资本转型,在体制机制创新、专业化公司发展、职业经理人制度、“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等方面深化改革,打造钢铁领域世界级的技术创新、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平台。

  宝钢股份(600019)吸收合并武钢股份(600005)后,上市公司将全面统筹上海宝山、武汉青山、南京梅山、湛江东山四大钢铁生产基地布局,整合国内沿海沿江战略区位,多角度、体系化整合钢铁主业区位优势,合理分工布局周边市场,有序对接中国和全球客户,辐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区域。

  风电十三五:发电量确保达4200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6%

  国家能源局29日正式对外公布《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为实现2020年和2030年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15%和20%的目标,促进能源转型,我国必须加快推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为此,《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万以上;风电年发电量确保达到42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

  水电十三五:装机容量达3.8亿千瓦 建6大基地

  国家能源局29日正式对外公布《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2020年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4亿千瓦,抽水蓄能4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25万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3.75亿吨,在非化石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同时“西电东送”能力不断扩大,2020年水电送电规模达到1亿千瓦。预计202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7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8亿千瓦,抽水蓄能约9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4万亿千瓦时。

  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7%

  统计局12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延续上行走势。

  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为53.4%和50.1%,分别比上月上升0.9和0.2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7.4%,低于上月0.9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收缩区间,降幅有所加大。

  11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

  统计局12月1日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上升,为2014年7月以来的高点,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服务业景气度稳中有升,持续向好。商务活动指数为53.7%,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为年内高点。受“双十一”促销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批发零售、邮政快递、装卸搬运及仓储等行业经营活跃,业务总量增长较快。

 

来源:同花顺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

相关资讯

  • 中国矿业大学支教拥抱朝阳,追寻长征足迹

    【本网讯】11月10日,为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矿业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与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团委联合举办的“重走长征路,共筑青春梦”的主题户外闯关活动在南湖校区举行,矿大团委副书记陈靓老师,矿大附中团委书记李依叡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为矿大第十…

    2016/11/14 15:14:20
  • 内蒙古林东派出所强化危爆品运输列车管控力度

    近期因油罐车集中到内蒙古赤峰市林东火车站,且油库卸油量有限,同时由于受高温、降雨影响,致使油库卸车压力增大,以车代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锡林浩特铁路公安处林东车站派出所民警根据站区实际,制定相应措施

    2016/8/5 23:13:36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