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集团铜川矿业公司陈家山矿始终把安全作为“第一责任”抓紧抓实,坚持以“严、细、实”的总思路抓安全,强化责任落实、超前预防和监督考核,压实安全责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新一年安全工作起好步、开好头,切实用高水平安全保障矿井平稳发展。
深耕安全“责任田”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该矿健全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严格执行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灾害治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及时修订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领导班子、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明确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同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区队干部跟班等制度,坚持特殊时段“双值班、双带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抓薄弱环节、关键部位、岗位人员,强化安全风险辨识,加强制度、规程、措施现场落实。盯紧基层末梢,持续推进“零三违”班组建设,进一步完善“零三违”班组建设实施方案,加大一线作业人员安全行为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四员两长”在安全生产中“关键少数”骨干作用,强化生产现场监管,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考核兑现,提高工程质量和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抓牢培训“必修课” 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该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意识和法律意识,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带头学习,以上率下,做到入脑入心。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两办《意见》《八条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等安全法律法规,常态化开展煤矿“一规程一标准五细则”学习活动,并纳入安全培训内容,常态化开展每月一次的全员安全意识素质提升活动,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认真对照各项规定要求,定期开展全面自查自改工作,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重大风险管控措施,构建安全长效机制,坚决做到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细化工作标准和技术措施,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落地。结合矿井安全生产薄弱环节、灾害特点、突出问题等,集中开展全员警示教育,通过媒体、展板、广播、条幅等宣传方式,剖析典型事故案例、宣讲安全法律法规、培训安全技能、营造安全氛围,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上受到警示、得到教育,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风险管控、灾害治理等方面受到警醒、得到促进。
聚焦隐患“放大镜” 做实安全大体检
该矿切实强化安全风险辨识、分析、研判工作,严格落实“月、周、日”风险分析研判机制,制定风险管控措施,精准管控安全风险,超前化解安全风险,杜绝风险演变为问题隐患。坚持每旬组织一次全系统、各环节、全覆盖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重要时段、节假日,开展多频次安全检查和专项检查,实现问题隐患动态清零,坚决杜绝问题隐患升级演变为事故。充分发挥安全智能保障系统、双重预防信息系统、“千眼”视频智能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功能,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强化安全监控系统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确保监测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提高系统风险预警的精准性、及时性、科学性。认真学习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结合实际,坚持科学性与可扩展性相统一原则,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原则,坚持“继承和发展”相衔接的原则,坚持“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相一致的原则,夯实各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由静态达标转化为动态达标。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立足新起点,陈家山矿将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斗志、钉钉子的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持续发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用行动表态、用结果说话”的工作作风,精准研判、提前化解安全风险,源头治理、超前治理各类灾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用高水平安全为矿井平稳发展保驾护航。(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