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铜川矿务局欣塑公司维修车间上演“变形记”——机电维修人员用切割枪、电焊机给老旧设备“动手术”,硬是把两条报废生产线改造成智能流水线。这项技术改造,让钢丝网骨架管生产实现“一条龙”作业,成为车间里津津乐道的“省钱神器”。
在管材车间里,生产线操作工小董边擦汗边介绍:“以前我们就像‘搬运工’,一根管子要折腾三次。”原来,工人们得先用行车把管子吊到封环机附近,干完活再吊到翻边机旁边,中间还得用叉车接力搬运、托举。现在可好,他们给设备装上“托辊传送带”:生产线产出的毛管自动进入托架,工人只需轻推便可完成封环工序,随后按动气阀按钮,管子就像坐着“气动滑梯”一样完成翻边工序。
这场“设备改装秀”亮点十足:报废设备“再就业”,从废铁堆里淘出可用部件,未额外产生任何设备及配件采购费用。自制“土发明”,用气动升降台代替行车,拿报废生产线托架焊成自动过渡架。省电又省油,每天无需再开行车,省下234度电;叉车“下班”早,每天少喝30块钱柴油。工效大提升,每班封环、封边工效可提升20%以上。
“现在干活轻松多了!”操作工小马指着新装的气动阀说,“以前每天要抡几十趟吊带”,现在动动手指就行。更让工友们开心的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操作行车起吊管道,实现了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据该公司机电管理部部长透露,该创新模式已形成标准化改造方案,即将在高压胶管车间应用皮带运输系统。同时,今后要健全完善“退役设备资源池”,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全厂设备升级,在进一步增加设备运行安全系数的同时,不断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升工效,节能降耗,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