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调研组来团鱼山露天煤矿开展急救援能力建设专项检查指导工作,通过“实地核验+实战评估+靶向指导”,全面排查应急救援短板,助力该矿筑牢安全生产应急防线。

调研组采取“现场检查+资料核查+座谈交流”的方式推进工作。现场重点检查三项核心内容,一是实地查看边坡坍塌、火灾等事故应急救援装备的配备数量、维护状态及存放便捷性。二是详细核查应急避难所、紧急排水系统等设施的功能完整性与可快速启用情况。三是通过随机提问作业人员、调取应急演练影像资料,检验对“边坡滑塌”“人员被困”等常见险情的初期处置流程熟练度。

针对调研发现的部分应急演练场景与实际风险脱节,以及应急物资台账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调研组现场提出整改方向,一是要聚焦露天矿“边坡、爆破、高处”三大高风险场景,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实战化演练,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带妆演练。二是要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盘点+定期维保”制度,确保装备随时处于战备状态。三是要深化与属地应急管理部门、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每半年组织1次联合演练,提升协同处置能力。四是要完善汛期、冬季等季节性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实战化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调研组强调,应急救援能力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摒弃“重生产、轻应急”思想,将应急管理融入日常生产全过程。要严格按照“五落实”要求整改,做细、做实,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适时组织“回头看”,并制定应急救援能力提升指导手册,推动该矿应急救援能力升级。(顾永琴 金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