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归处,大妈情深

2025/11/9 17:50:34 人评论 分类:矿山文学

   我的故乡在陕西省商洛市棣花古镇,那方秦岭脚下的水土,藏着我童年最纯粹的记忆。父亲是陕煤集团的煤矿工人,常年在外奔波,为了阖家团聚,我自幼便随全家迁至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定居。从此,故乡成了地图上的一个坐标,归乡之路隔着千山万水,愈发稀疏难行。


   父亲2016年确诊肾癌,抗癌八载后不幸复发。2023年,陪他做完复查,老人望着窗外的落叶喃喃道:“想回老家再转转”。一句朴素的乡音,裹着半生的牵挂,便让我即刻驱车,带着父亲踏上了阔别十余年的归乡路。


   车子驶入棣花古镇,青瓦古街添了新韵,昔日熟悉的石板路被打磨得愈发温润,沿街多了些崭新的商铺,却依旧留着旧时的韵味。父亲坐在副驾驶座上,目光紧紧追着窗外的景致,手指轻轻叩着车门,嘴里不住念叨:“变了,好多地方都变了,可这古街的味儿还在”。行至老家旧址,那栋两层小楼仍立在原地,外墙的白色瓷砖虽蒙了些尘土,却依旧清晰可辨,当年的绿色玻璃窗也还完好,外观看着变化不大,可院子里早已没了往日的整洁。因常年无人打理,大门口被邻居堆满了柴火,杂乱地堆至半墙高,院子里的水泥地板虽无杂草,却蒙着厚厚的尘土,墙角结着蛛网,一派荒芜萧瑟。父亲推开车门,缓缓走到院门前,伸手抚了抚斑驳的门框,眼眶微微泛红:“当年这院子多热闹,你和堂哥在水泥地上追着跑、拍皮球,你妈在院里晒谷子、晒辣椒……” 他望着空旷的院落,语气里满是感慨,转而看向整洁的古街与崭新的商铺,又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在老街越变越好,日子越来越红火,回来就踏实了”。好在提前联系了表姐,我们便落脚在她古镇上的客栈。三天假期虽仓促,却也想着把亲近的亲戚都探望一遍,而最让我心头温热的,莫过于见到了大妈。


   大妈在我记忆里,始终是个雷厉风行、麻利能干的农村妇女。早年大伯在畜牧局上班,她便在棣花古街上开了一家饲料门市部,迎来送往、算账备货,事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在街坊邻里间颇有名气。后来两个堂哥长大成人、在县城站稳脚跟,大伯却走得早,如今大妈便一个人住在新盖的三层小楼里。岁月染白了她的鬓角,可她依旧是老样子,说话干脆利落,办事不拖泥带水,那份骨子里的爽朗,丝毫未减。


   归乡当日下午,车刚停在街口邻居家的院子(老家门口被柴火挤占,车辆难进),我便拎着礼品直奔大妈家。她的三层小楼敞亮气派,院中花木修剪得整整齐齐,很难想象这是一位七旬老人独自打理的家。两个堂哥平日在县城教书,难得回来,可大妈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井井有条。见我们来,大妈喜出望外,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又转身给父亲搬来座椅,忙着倒茶递水,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嘴里不住念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我们坐着聊起往昔岁月、家常琐事,她语速轻快,条理分明,说起当年带着我和堂哥玩耍、打理门市部的往事,依旧神采飞扬。因之前已和表姐约好落脚事宜,次日还要去舅舅家,我们没多耽搁便起身告辞,大妈送至门口,反复叮嘱:“有空再过来坐坐”。


   行程匆匆,第二天忙着走亲访友,竟没能如约再去探望。直到返程回澄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刚走到邻居家院子的车旁,便看见大妈的身影立在寒风中。她手里拎着好几个沉甸甸的布袋,里面装着她自己晒的干萝卜条、山里采的木耳、亲手晾晒的柿饼,全是故乡最地道的滋味。原来她一大早就起身,揣着这些土特产,在街口等了我们整整一个早上,只为把这份心意送到我们手上。


   七旬高龄的老人,步履已有些蹒跚,却为了这份牵挂,顶着清晨的凉意静静守候。我连忙上前接过布袋,触手温热,仿佛还带着她掌心的温度。“这些都是干净东西,带着路上吃,给你爸补补身子”“开车慢些,一路注意安全”,大妈的叮嘱句句恳切,语气干脆却满含关切。我推辞说东西太多带不下,她却不由分说地往车里塞,那份盛情难却的执拗,像极了儿时她往我碗里添菜时的模样。


   瞬间,儿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小时候总爱黏在大妈家,和堂哥在院子的水泥地上追着鸡跑、滚铁环,或是跑到棣花古街上看往来行人、买糖人,疯玩到日头西斜。每到饭点,大妈的吆喝声便会穿透庭院:“娃们,吃饭咯!” 八仙桌上,总能摆上喷香的洋芋糍粑、筋道的油泼面,或是炒得金黄的土鸡蛋,她总坐在一旁笑着看我们狼吞虎咽,时不时给我和堂哥夹菜,嘴里念叨:“多吃点,长得壮壮的”。那些年,大妈家的厨房永远飘着烟火气,院子里永远回荡着我们的嬉笑声,那是童年最安稳、最热闹的时光。岁月流转,十几年未见,她的容颜添了风霜,可这份亲情却依旧醇厚绵长、未曾褪色。


   车子缓缓驶离棣花古镇,后视镜里,大妈的身影越来越小,却始终伫立在原地,挥着手不肯离去。父亲望着窗外倒退的古街,捧着一块柿饼慢慢咀嚼,眼角泛起湿润,轻声说:“还是老家的味儿地道,还是亲人的情分重啊”。我握着手里还带着余温的土特产,心中百感交集。古人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故乡的面貌或许会变,房屋或许会旧,道路或许会宽,可这份藏在烟火气里的亲情,这份老一辈人骨子里的淳朴与热忱,却如秦岭的松柏般,历经岁月而愈发坚韧。


   大妈的身影,如同棣花古街上的一盏暖灯,无论我们走多远,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朴实无华、真挚纯粹的关爱,都能照亮我们的归乡路,温暖我们往后的每一个日子。这份跨越山海的亲情,早已刻进我的骨髓,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让我明白,故乡之所以让人牵挂,不仅因为那里有童年的记忆,更因为有这样一群始终惦记着我们的亲人,有这份永远不会褪色的深情。

   (樊莎莎)

上一篇:立冬时节话冬藏

下一篇:马场町的追思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