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母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就劝她多休息,不要太操劳,但她总是背着我们干一些体力活,即使生活压弯了脊梁也毫无怨言。这让我非常不理解,直到夕阳将她的影子拉成“山丘”,我才读懂母亲对家人的爱是那样的大公无私,但今生再也听不到她的谆谆教导了。
母亲曾是一位小学教师,但为了照顾子女,更是为了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她放弃职业跟随父亲来到了矿区。母亲在房前屋后开辟出很大的一块菜地。每天清晨,我都是伴着桑木扁担的吱呀声,从睡梦中醒来。贫瘠的黄土高坡,核桃大小的石头子铺的满地都是,石头缝间里稀有的黄土被母亲视为“珍宝”细细筛出。到现在我都理不清,瘦弱的母亲是怎样将石头子一个个“抠”出来,又一筐筐搬运到远处的壕沟里的,只记得桑木扁担一面被母亲的肩膀磨的发亮,而筛选出的黄土地被母亲修整的干干净净,没有一根杂草。一亩见方的菜地里被母亲种上了西红柿、茄子、辣椒,在石块较多的偏坡地里种有土豆、地瓜。也许是母亲看书多的原因吧,地里的蔬菜长势丰盛。一年四季除过家里食用外,还能余出很多,母亲就将多余的蔬菜用竹篮担到周边的厂区卖掉,挣钱补贴家用。为了让父亲安心工作,记忆里,母亲总是一边在地里劳作,一边照顾步履蹒跚的爷爷奶奶。有时祖父母身体不舒服,母亲就像哄孩子一样,想方设法让老人高兴。爷爷奶奶逢人就说,母亲是他们的好闺女。
寒来暑往、四季轮回,时光把年轻的母亲演变成满头白发,背驼渐瘦的样子,粗糙的双手看不出本来面目,但就是这双布满老茧的双手,为我们这个家庭带来了幸福和欢乐,让子女在温馨舒适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一次,与母亲聊天时问她:“放弃您喜欢的职业后悔吗”?母亲告诉我:“人应该学会取舍,懂得进退的真谛,就能在宁静的淡泊中收获快乐与幸福”。《庄子·天道》有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是啊,沁人心脾的美往往是朴素、雅致的。母亲告诉我,她最喜欢兰花。母亲淡泊的人生,就像生长在峡谷里的幽兰,默默的努力,静静的绽放,不以无人而不芳。母亲很少对我们说教,但她为了家人任劳任怨,孝敬老人的优良品质和对待生活的朴素情怀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受益匪浅。
母亲,如今你化作了兰花,而我在年轮里读你,让我读懂了生活,读懂了“母亲”这份职责;更让我读懂了坚强和努力。母亲,你是我的诗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