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家千里又千里,务必争气再争气”,这承载着故乡亲友沉甸甸的期许,饱含着他们对我们的牵挂与盼望;“远离故土恰恰是为了追寻真正的自我”,这则是我们行囊中炽热的初心,蕴含着探索未知与实现觉醒的渴望。或许,争气是我们踏上寻我之旅的底色,而寻我则是争气的最终归宿。这千里迢迢的征程,本质上是一场责任与自我相互成就的奇妙旅程。
争气,是远行途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亦是对故乡养育之恩的最佳回馈。与其怨天尤人,感叹命运的不公,不如脚踏实地,奋发图强。要知道,你愈发强大,世界便会以温柔相待;你越是出类拔萃,前方的道路就越会宽广无垠。“争气”,不仅仅是背井离乡者的一种荣耀,更是深深烙印在我们骨血中的坚定信念。它是那些满身尘土的农民工,用坚实的肩膀扛起城市天际线的坚韧不拔;是那些熬红双眼的学子,用残留的墨水书写光明未来的执着追求。“争气”,属于每一个努力在城市中站稳脚跟的平凡之人。它绝非功利性的攀比,而是一种对自我的庄重承诺,一种不敢轻易辜负的责任。它让我们在迷茫之际不致迷失方向,在疲惫之时不会轻言放弃。因为我们心里明白,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牵动着故乡亲人的目光。
寻我,是远行路上的一场精神觉醒,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探寻。争气,并非仅仅是豪情万丈的壮志豪言,更是将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视为攀登的阶梯,默默耕耘,不懈努力,最终绽放出令人惊艳的光彩。当我们远离熟悉的环境,挣脱世俗的种种标签,方能更加清晰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像苏轼,屡遭贬谪,辗转于黄州、惠州、儋州等地,却依然练就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心境;如今的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如黄文秀们奔赴各自的“白坭村”,许红豆们寻得“有风的地方”。远离故土,宛如为心灵解开重重束缚,使我们得以摆脱他人的期待与偏见,从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生命坐标。这场“寻我”之旅,绝非自私自利的逃避,而是对生命高度负责的勇敢抉择,是让人生更具厚度与深度的必经之路。
争气与寻我,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恰似一束光的两面投影。辞家千里,必然包含着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寻我千遍,也离不开责任的坚实支撑。倘若只谈争气,而忽略寻我,那么远行便会沦为毫无目标的盲目奔波,即便在世俗意义上取得成功,也可能陷入“为谁而活”的深深迷茫;要是只谈寻我,却抛弃争气,这种探索便会如同无本之木,失去根基,沦为不负责任的漂泊,最终在现实的残酷面前不堪一击。正如等待葡萄成熟,我们需要耐心静候。在漫长的千里行程中,我们带着故乡的殷切期许出发,在争气中不断磨砺,茁壮成长;在漫漫万里风尘里,我们怀揣着寻我的初心砥砺前行,在探索中明确前行的方向。当我们在异乡稳稳地站住脚跟,成功实现自我价值时,便是对“争气”最好的诠释;当我们认清自我,探寻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时,也让远行拥有了最为坚实的归宿。
妈妈说,辞家千里务必平安顺遂;而我,定要争气再争气!(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