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王子豪)记者25日从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日起,河北省天气情况将陆续好转,但是明年1月份仍会出现重污染过程。
12月16日到22日,全国出现了大规模的空气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京津冀与周边地区重污染城市数量最多。19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55个地级市出现了重度以上污染,其中34个城市出现了严重污染。
河北省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晓利介绍,此次污染中,民用采暖的贡献比例较高。在本次污染过程中污染程度最重的石家庄、邯郸等地区,PM2.5、PM10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呈同步变化趋势,二氧化硫浓度较高,而一氧化碳上升便是民用锅炉的散煤不完全燃烧所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京津冀地区单位平方公里每年消耗的煤炭是全球平均值的30倍。我国每年的散烧煤有7亿至8亿吨,而一吨散烧煤燃烧产生的污染比发电煤产生的污染要高5到10倍。
王晓利介绍,河北省各城市按照应急预案采取了相应措施,由于及时预报、及早启动,使重污染的应急组织较过去更为有序、有利。其中,石家庄单双号限行每天减少车辆60万辆,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060吨。
来源:北京日报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