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消息,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向二牛在日前召开的2017年山西省煤炭工作会议上表示,2017年山西省将以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调整煤炭产业结构为核心,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发展先进产能、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提高煤炭综合经济效益,推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在“七着力、七促进”上狠下功夫。
着力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全行业要紧盯目标任务,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全省关闭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左右;要积极推进建立产能交易平台,做好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工作,用好用活关闭退出煤矿产能指标,激活发展要素,大力支持先进产能建设。有序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稳妥解决好煤矿重组整合遗留问题,多渠道更好地分流安置职工,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进一步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力提高煤炭先进产能占比,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
要进一步打通“六个通道”,大力发展先进产能。2017年,新增加先进产能7000万吨。
对已经开工建设但手续不全的矿井:
一要打通“减量置换”和“核减规模”两个通道,加速先进产能形成。对已核准尚未验收的和已取得“路条”开工建设的煤矿,制定“减量置换”或“核减规模”方案上报。
二要打通“减量重组”通道,新增先进产能。积极争取国家“减量重组”政策,推动中小型煤矿通过减量重组,有效解决股份制煤矿关闭退出问题。
对现有正常生产的矿井:
一要打通“提高单产”通道,推动现有产能向先进产能转换。通过优化开拓布局,推行“一矿(井)一面”、“一矿(井)两面”生产模式,减少工作面个数,提高工作面单产水平。
二要打通“减人提效”通道,补齐先进产能短板。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达到国家先进产能标准。通过进一步优化井下劳动组织,加强井下劳动定员管理,减少井下作业人数,提高生产效率。
三要打通安全生产通道,以安全对标促进先进产能建设。对未达到国家先进产能安全标准的矿井,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尽快建成先进产能。
着力加强煤炭生产和运行调控,促进煤炭经济综合效益提升。
一是加大现代化矿井建设力度。优先建设安全高效、资源利用高、抗风险能力强的现代化大型矿井,提高全省煤炭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2017年建成5座千万吨级矿井。
二是加强煤矿生产管理。要继续强化煤矿生产能力登记公告制度,认真落实国家减量化生产规定,有序释放先进产能,严格按照规定控制入井人数,特别是对已经控制在千人以内的11座矿井,要强化检查,严格考核,防止反弹。
三是加强洗煤行业管理。要深入调研,分类摸清洗煤厂运行、管理现状,出台洗煤行业管理办法,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洗煤厂生产管理。
四是加强煤炭经济运行宏观调控。要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形势变化,引导企业进一步研究市场,对接京津冀、环渤海煤炭消费新需求,融入“一带一路”新战略,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要鼓励和引导煤炭企业与下游重点行业重点用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稳固和拓展我省煤炭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
着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把安全生产作为政治责任,自觉抓好每一项工作。瞄准“一个目标”,即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抓住“一个关键”,即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三条底线”和“四铁”要求,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两个责任”。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理顺全省煤矿安全监管体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地方属地监管责任,切实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严格执行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事故煤矿整顿和事故警示教育制度,继续实施安全生产约谈制度,积极发挥“五人小组”安全监管作用。
二是强化安全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五假五超”行为,即:假整改、假密闭、假数据、假图纸、假报告和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超层越界、证照过期仍组织生产行为。按照国家煤监局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以“八查”为重点的检查,一查超层越界,二查复产复工验收,三查淘汰退出,四查“六大系统”,五查采煤工艺和方法,六查超能力生产,七查通风系统,八查安全投入。严格落实煤矿安全盯守责任,无论生产的还是停产的,都要有专人驻矿盯守,要有统一的盯守工作内容和标准,明确盯守工作责任。
三是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升整体预控能力。今年要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积极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健全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四是加强瓦斯和防治水重点工作。继续抓好瓦斯抽采全覆盖工程,扎实做好通风系统管控、井上下瓦斯联合抽采、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落实和监测监控工作,完成全年瓦斯抽采、利用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行煤矿防治水“三区”(禁采区、缓采区、可采区)管理模式,严禁在水文地质资料不清、水害防治措施不到位的区域进行生产建设活动。
五是积极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煤监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在全省组织开展“学标准、用标准”活动,做好对标整改,确保所有生产煤矿达到二级及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六是努力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质量。进一步加大对新的《煤矿安全规程》的宣传贯彻力度,修订煤矿安全生产培训规定,创新安全培训管理模式和方式方法。全年完成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1.5万人次,煤矿特种作业人员5万人次。
七是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应急联动和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扎实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和人员避险自救培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
着力推进煤炭科技创新,促进煤炭发展新的内生动力。
一是紧盯科技前沿,加大煤炭科技研发投入和技术引进力度,要围绕煤,重点关注煤炭科技创新,拓宽煤炭利用范围,提升煤炭清洁利用水平。要服务煤,重点关注相关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二是加快煤矿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推行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综采综掘技术,研发高效建井和快速掘进技术、特殊煤层高回收率和特殊条件下的开采技术,推广无煤柱开采、充填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提升煤炭开发水平。
三是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联盟,实施科技重大项目攻关,形成开放、快捷、低成本的合作创新模式,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煤炭先进生产力。
着力推进煤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煤炭发展环境优化。
一是全面提高煤炭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提升全省统一的四级煤炭专网和云数据平台,充分运用和发挥山西煤炭大数据综合智能分析系统、全国煤炭行业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全行业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综合监管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预判,提高全省煤炭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是进一步优化煤炭审批流程。要加强行政职权的动态管理,优化煤炭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对已经下放的事项,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放管服效”的能力水平。
三是提高煤炭法治建设能力。加强制度化建设,提高法治化水平,增强法治思维,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四是加强煤矿职业健康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实施职业健康促进计划。建立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体制,督促落实职业病危害告知、日常监测、定期报告、防护保障和职业健康体检等制度措施,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着力强化党的建设,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要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