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矿山“花木兰” ——记河南能源义煤公司跃进煤矿副总师李志英

2017/7/20 10:00:26 人评论 分类:行业先锋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首脍炙人口的豫剧《花木兰》选段唱响了大江南北,剧中花木兰以不输男儿的气概成为人们心中英雄女性的象征。其实,在义煤公司跃进煤矿也有这样一名“奇”女子,她被职工们亲切的称为矿山“花木兰”。 

     “谁说煤矿不适合女性,我认为只要肯吃苦、肯干,工作不分性别!”利落的短发,齐整的工装,认真的眼神,不服输的劲头,这就是李志英,一个身高不足一米六,倔强的山东女子。 

     20年来,她凭着不输男儿的信念,以骄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成为了一个让男人折服的“花木兰”,她就是该矿副总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唯一的女干将李志英。 

    “这个妮儿,不能小看!” 

     李志英出生于山东诸城,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从小家里生活不富裕,懂事的李志英从小就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干农活、割猪草。“虽然小时候家里穷,但父母从小就对我们姐弟要求非常严格,从不娇惯、溺爱我们,所以我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也造就我坚强、独立的性格”。 

     1997年7月,28岁的李志英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家里亲戚就在郑州给她找好了一家事业单位,但有主见、有思想的李志英不顾家人的劝阻,果断决定服从学校分配,要到煤矿去工作,她说:“我学的是煤矿技术专业,就应该把它运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就这样,抱着对煤矿技术工作的崇敬,怀着用知识回报矿山的思想,李志英毅然到跃进煤矿选煤厂当上了一名技术员。 

    到煤矿后,面对空旷的车间、冰凉的钢铁、轰鸣的机器声、刺鼻的机油味,李志英并没有退怯。反而看着身边老师傅娴熟的操作和精准的分析,让李志英惊慕不已:“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他们那样成为专业的行家里手?”此后,晨曦中,暮色里,在车间,设备旁,常常会看到一个消瘦的身影,扎着马尾辫,身着工作服,穿梭往来在设备区。人们经常看到她拽着师傅和厂家人员刨根问底,一副不懂、不会,决不罢休的样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时间,她对选煤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已经了如指掌,并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画出了完整的工艺流程图。有时还针对一些制约生产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让很多老工人对这个不足一米六的小姑娘刮目相看。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矿山工作以男性为主体的特殊性,李志英坚信,男同志能够做到的,她就一定要做到,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1998年的冬天,因为生产任务重,选煤楼的运输皮带经常出故障,当时怀有六个多月身孕的李志英就吃住在矿上,往往半夜的一个电话,就匆匆忙忙往几层高的煤楼上跑,到现场排查故障原因,找出受损零件,画出工艺图后,李志英就要赶到机修厂加工零件,新零件加工后再送到生产现场,等皮带恢复正常运转后,往往已经是凌晨三、四点了,看着累的气喘吁吁的李志英,在场的老工人就劝她说:“妮儿啊,也太傻了,你现在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厂里男的那么多,给领导说一声派个男的过来不行吗?”李志英听后却笑着说:“哪有那么娇气,这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况且本来就是我的活,推给别人算什么。” 

     就是有了这种态度,再加上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一步步奠定了她扎实的业务功底,为李志英在机电技术革新领域施展才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9年下半年,针对透筛物脱水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这一点,她大胆向厂领导提出改变原来的单层脱水筛为双层分级脱水筛,每年为矿上回收资金300多万元;2002年起,她先后对末煤系统、斜管、防尘系统、块煤系统、动筛跳汰机等进行了多次改造,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动筛跳汰机排矸系统、除杂器的制作与安装等技术革新项目分别荣获集团公司和跃进煤矿技术革新三等奖。 

     “志英,是个拼命三娘!” 

     熟悉李志英的人都知道,她从来不化妆,也很少穿裙子和高跟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李志英很少穿这些是有原因的,由于自己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经常跑车间,跑煤场,有时候刚回到家单位一个电话,她又得立刻赶回单位。2002年9月,原煤分级筛两个轴承座圈磨损严重,急需更换,李志英自主请缨加班加点进行测绘,时间紧,任务重,她一连三天没有回家,困了趴在桌上眯一会,饿了啃两口凉馒头,等任务完成后看着她乱蓬蓬的头发,满身的机油,黑黑的眼圈,女儿笑她像个熊猫,同事说她是个“拼命三娘”。 

     哪个女性不爱美?比起穿着打扮,李志英知道自己肩负的工作职责更重要。“我的工作在车间,长期以机器和机油为伴,比起美丽的衣服,我觉得穿工作服才最适合我”。对美,李志英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那就是爱工作的女性最美丽。 

      2007年“十一”,矿上提前对洗煤系统进行大规模设备改造。当时李志英准备回母校参加同学聚会,接到电话通知,她毫不犹豫退掉了火车票,返回了矿上带领技术人员开始施工,这一干就是3个月。3个月里,她天天跟班在现场,与工人同吃班中餐,每天总是最早到达,也总是最晚离开,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等到设备正常运转时,她整个人足足瘦了8斤,让参与改造的所有人对这位整天蹲守在改造现场的女同志竖起了大拇指,她却笑称自己减肥成功了。 

    正是李志英的敢干、敢拼,不服输的劲头,再加上吃苦耐劳的品格,让她在一群男儿中迅速脱颖而出,2004年,她被任命为洗煤厂副厂长;2010年,她被任命为机电科副科长;2011年,她被任命为矿副总工程师。 

    “这样的领导,我们服!” 

    “有条件,要完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这是李志英的工作准则。 

     走进李志英的办公室,她正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拿着笔埋头在一堆文件里。一张办公桌、一张床、一个文件柜,简单的办公陈设,和一般男同志的办公室并无区别。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柜子里一大摞红色的证书格外醒目。办公桌上牙膏缸、饭盒、快餐杯显得格格不入。看到笔者惊讶的目光,她淡然一笑解释说:“自从负责洗煤厂升级改造项目以来,时间紧,任务重,常常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过了饭点也不知道,我就在办公室凑合一下。” 

     2013年,矿上为了解决煤质瓶颈问题,决定洗煤厂进行升级改造,但是这关乎矿井生存的重担交给谁负责呢?最后,时任矿长的刘亚敏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到了李志英的手里。李志英深知这项任务背后的重要意义,为了不负众望,从接到任务起,为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她把女儿送到了寄宿学校上学。从项目申请、资金申请、方案设计到土建施工、设备安装都是她全程负责并跟进。从土建开工以来,她每天都要跑五六趟现场,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从不间断。今年4月设备安装调试出现了问题,李志英心急如焚,她带领技术人员日夜兼顾紧盯在现场,每天三层楼的车间厂房上下她不知跑了多少遍,到了晚上休息时李志英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疼的抬不起来,第二天早上脚脖子肿的连穿鞋都困难;6月27日突降大雨,刚挖好的精煤仓基坑积水较多,会影响附近原有煤仓基础,于是她冒着大雨一天盯在现场,督促施工单位不停地排水,衣服干了湿、湿了干……底下的职工们在佩服李志英同时,常说:“在李志英面前,‘女汉子’这个词太弱了,有这样的领导,我们真是打心里佩服!” 

    就这样,在她的带领下该项目能按网络节点如期进行。今年6月份新建选煤厂正式投入运行。截至目前,该矿洗煤厂产业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单项建设质量验收。 

   “我的妈妈是个‘工作狂’!” 

     提到自己的女儿,眼前这个刚强的“女汉子”,却低下头红了眼眶。“说起来很惭愧,女儿从小我就很少陪在她的身边,甭说生活起居了,甚至连最基本的上学接送我都没做到”。 

     多年来,为了工作,李志英常常起早贪黑,牺牲了自己许多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上有80多岁的婆婆,下有年幼的女儿,她却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女同志而要求领导照顾,值班时间她以矿为家,不值班的时间,早晨五点起床上班的时候,女儿还没有醒,晚上九点到家,女儿已经睡着了,很多时候她一天连和女儿说上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甚至,她经常在值班前天就把两天的饭菜都准备好,并嘱咐女儿要照顾好自己和奶奶。年幼的女儿常常抱怨说:“为什么别的同学晚上都有妈妈陪着辅导作业,为什么别的同学上学都有妈妈接送,为什么我的妈妈经常连面都见不着,为什么我的妈妈总是忙......”。每每听到这一连串的为什么,李志英就惭愧的不知怎么开口向女儿怎么解释。李志英深刻的记得有一次回家后,听到女儿正向奶奶说起班里有的同学和父母一起去了杭州,西湖是如何的漂亮,说完一脸的羡慕。看到这一幕,李志英当即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实现女儿的愿望。2010年的10月,李志英破天荒的向单位请了几天的假,决定带着全家人去杭州游玩,听到这个消息后,女儿高兴的拉着奶奶说着各种各样的出行打算。看着欢呼雀跃中的女儿,李志英的心里却五味杂陈。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也渐渐理解了她的不易,女儿生活起居完全独立,学习上认真努力从不让她多操心,但李志英总觉得自己亏欠女儿和家庭太多。 

     20年来,李志英凭着出色的工作业绩,先后荣获“三门峡工会先进女工”;河南能源“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义煤公司“十佳女工”、“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谁说女子不如男!李志英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勇敢、坚强不是男人的专利,正如她说的那样:“我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女子,习惯了累并快乐的工作,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想干这个活,他们男同志能做好的,我相信我也一定不会逊色。” 

本网通讯员:张方方                       本站编辑:碧海云天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