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同在一个班组,同岗同工24年。丈夫是班长,曾获得技术比武第二名;妻子是首席员工,每次参加技术比武都载誉而归;夫妻俩探讨钻研新工艺,革新破解了多项技术难题。他们是江西丰城矿务局尚庄煤矿机电车间车工组的王金见、陆彩红。
志趣相投走到一起
1993年,20岁的王金见技校毕业后分配到尚庄煤矿机电车间车工组当学徒,第二年,18岁的陆彩红高中毕业后也进入这个班组。虽然跟从的师傅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好学习、爱钻研,每天细心观察师傅的操作流程,琢磨领悟零配件的加工工艺。上下班的路上,同事们结伴嬉笑打闹取乐,而他俩却走在一块谈论技术上的问题,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相同的志趣爱好,让他们互生情愫,各自暗恋对方,两颗年轻的心渐渐靠近。他们的师傅也有意撮合他俩,1998年,两个相爱的人结为了夫妻。
2001年,王金见被提为班长。他不仅没有给予妻子特殊照顾,反而对妻子要求更严,当然,更多的是俩人在一起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技能操作水平日益得到提升。2008年,俩人在全局车工技术比武中同台竞技,双双获得好名次,王金见第二、陆彩红第三。此后车间有意培养陆彩红,王金见则退到幕后全力支持。陆彩红不负重托,在2010年全局车工比武中一举夺魁,2012年获评为全局首席员工,成为该矿唯一一名女性首席员工,此后每次参加全局技术比武同样是摘金夺冠。
携手破解技术难题
车工组修理或加工的设备零配件有近百种,但是受车床设备条件的限制,一些零配件修复或加工效率很低,而井下往往又等着急用,造成正常生产受到影响。“得想办法解决这种状况!”王金见、陆彩红俩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寻思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过去,该矿施工瓦斯钻孔的钻杆接口出现问题时,由于车工组没有加工过钻杆内锥丝,要么委外加工要么重新购买。企业效益不景气,委外或购买都将增加生产成本。一连多日,他俩又是画图纸又是分析数据,在反复做试验时,突然灵感一现,“钻杆上的丝口是顺时针,在车床上倒装刀子并且反转不就行了吗!”照此一试,问题果然迎刃而解,破解了一个技术难题。卡轨器是固定轨道上重型设备的一种设施,过去一惯使用刨床进行加工,每天最多只能制作12只,工效很低,满足不了井下生产的需要,如果遇到工作面接替或收尾工程,更是急需大量卡轨器,迫使车工组经常加班加点,体力消耗很大。俩人又动起了脑筋,每时每刻地琢磨着增速提效的办法,去年4月的一天,他俩在冥思苦想中又突发奇想,“何不在铣床上试一试?”结果使用铣床每天可加工卡轨器30只以上,提高效率近3倍,有力地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本网通讯员:袁金牛 冯晶明 本站编辑:水做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