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标准化战略,打造企业软实力。
该公司实施标准化战略打造企业软实力。一是产业公司充分发挥在陕北矿业公司的设备统管职能,加大力度推进各服务矿井的设备标准化、统一化,这对实现公司机电业务水平向高精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二是巩固已有成果,持续推广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与回撤技术规范标准,打造行业标杆,争做行业“领头羊”。三是加大力度开发机电维修技术标准规范,牢牢把握煤炭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抢占新业态高地。
重视核心技术发展,创新机电管理机制。
一是该公司加强机电技术聚力攻关,重视知识产权,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弘扬严谨务实、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树匠心、育匠人,强化实施“神南服务”品牌战略。二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利用5G、信息化等新兴科技,持续推动设备管理向自动化和“物联网”模式转变。围绕设备在使用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大力开展设备技术升级改造和工艺优化,减少人力投入,提前进行故障预警和处理,实现降本增效。三是积极推动“四个一体化”建设工作,四是建立机电设备维修质量信息化管理体系,梳理质量问题数据库,实现质量隐患分级管理,提前消除。
夯实基础管理,加强基层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该公司做好基础管理,进一步强化机电管理,新修订下发的《机电管理办法》为基础,落实各级人员管理责任,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的体系。抓机电关键环节和重点设备的管理,尤其是大型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完好,满足生产需求。坚持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活动,坚持日常管理与专项检查活动相结合,加大机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设备管理无盲区、无死角。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才硬核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建设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是提升产业公司机电业务水平的第一要务。一是持续利用好技能大师工作室资源,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提升,按照分工种、分层次的不同需求,对培训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二是发挥好大师、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问题为导向成立技术攻坚团队,通过“传、帮、带”迅速培养青年人才成长。三是本着缺啥学啥的原则,邀请行业权威人士进行授课,同时选派公司有潜力的年青员工外出学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快速推动公司机电业务水平升级。四是积极组织全员参与、各工种覆盖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多渠道鼓励员工间比学赶超,营造人人争当岗位能手的浓厚氛围。
稳步推进国产化开发进程,实现降本增效。
加强已成熟国产化部件的推广应用,缩短部件采购周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产化配件开发的主动性,借助国内生产厂家、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加强进口采掘设备、特种车关键部件的开发。借助“煤亮子”平台,积极推广已开发成熟的国产化配件。建立国产化使用跟踪及评价机制,严格国产化部件推荐下发流程。适时组织召开国产化推进会,提升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积极开展对标工作,对标国产化先进单位,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
积极盘活积压物资,降低库存指标
一是借助物资统管职能、“煤亮子”平台市场资源,通过利库、调剂、销售、置换等各类措施,盘活积压库存物资。二是建立采购计划反馈机制,采购项目发生变更或取消时,及时反馈采购部门做出调整和取消,避免造成新的库存积压。三是要严格执行物资交旧领新制度,做到物资全流程可追溯,形成物资领用闭环管理,切实提高废旧物资利用率。四是持续推进物资联储共备,与榆通公司沟通,逐步扩大物资寄售范围,降低储备资金占用,降低库存。五是每月对库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避免物资持续积压。
持续开展设备再制造,实现废旧部件再利用
一是根据历年运行情况,为满足成套支架油缸表面及内壁熔敷需求,对基地进行扩能建设,增加大功率设施、设备的投入。二是再制造工作从部件恢复再制造向整机再制造升级,充分借助《煤炭开采设备再制造技术研究》科研项目的推进,制定相关判定标准。三是建立、健全再制造部件质量控制体系,定期组织对再制造件质量、寿命、价格等进行评议。四是对再制造部件的使用情况及经济效益进行比对分析,对效果优良的项目利用“煤亮子”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神南产业公司 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