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企业获得活力的关键。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主要任务能否落地、是否见效,直接决定着2022年预期目标的全面实现。作为集团公司的主力军,鱼卡公司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突出一个“改”,尤其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在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鱼卡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把“变思想”“改观念”作为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突破口,通过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吃、住、行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让职工群众最大限度地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公司留住人才奠定了基础。
突出“改”职工居住环境
为了让职工住的舒心,矿区建设了单身公寓和周转楼的同时,还在大柴旦建成了一期、二期两个职工住宅小区。在公司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2辆从柴旦到矿区的通勤车,不仅解决了职工从柴旦到矿区的上下班问题,也解决了职工开私家车回大柴旦的安全风险。同时,解决了部分带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为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把对职工的关怀真正放在实处。
为给职工群众营造温馨、舒适、文明的居住环境,公司坚持把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公寓化管理贯彻于职工宿舍管理的各个方面,先后修订了职工宿舍管理制度,规范了宿舍安全、纪律、卫生等方面管理,有效改善了职工入住环境,提高了宿舍整体条件,并且开通了网络光纤,实现职工宿舍和矿区网络全覆盖,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优化了职工的住宿条件。
公司始终把环境治理工作、绿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切实搞好矿区环境卫生,建设文明和谐矿区,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快美化、绿化矿区建设步伐。公司每年花费20-30万元购买榆树、杨树、红柳、枸杞等耐旱植物,分别种植在矿区绿化带,为矿区营造了绿意盎然的良好氛围和生活环境,目前矿区绿化面积覆盖率达30%。
突出“改”职工生活质量
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进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缓解工作压力,实现劳逸结合,公司积极征求职工意见建议,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体现公司对广大职工的关爱。活动中心内设有图书阅览室、书法练习室、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各活动室面积宽敞,设施齐全,从硬件设置、主题风格、物品摆放等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是集休闲、健身、娱乐、学习于一体的“好场所”。另外,还投资20余万元,在活动中心还建设了300多平方米的绿色休闲区域,栽培了芭蕉树、鸭掌木、铁树等一些南方才能生长的植物,形成了戈壁滩上人造“氧吧”,在那里大家闲暇时间,可以喝喝茶聊聊天。公司还定期组织“五一、五四职工篮球联赛”“鱼卡好声音”“电影周”“书画摄影大赛”“职工运动会”等文化娱乐活动,不但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也通过各种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向心力。
随着400万吨改扩建项目的投入运行,一采区投入两个食堂,为职工用餐提供了便利,为方便年轻职工和加班职工的就餐,其中一个食堂24小时供餐。公司在食堂饭菜、面点小吃和菜品质量上狠下功夫,积极创新,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丰富了职工的口味。目前,在鱼卡矿区开设了两个清真食堂和两个汉民食堂,食堂里的饭菜不仅便宜,而且菜品丰富,为了让职工有家的幸福感,食堂的大师傅还推出了很多特色,如砂锅居、火锅、蛋糕房等,彻底改写了建矿初期“职工吃饭基本靠泡面,改善生活基本到柴旦”的历史。
为解决职工回家出行难的问题,公司每周对轮休和探亲回家的职工到火车站进行免费接送。为解决鱼卡矿区水质问题,让职工喝上放心的饮用水,先后在单身公寓和办公楼购置安装7台大中型净水设备,解决了矿区水质硬和职工胆结石多发的问题,以细致入微的服务,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全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因鱼卡矿区离柴旦较远,食堂蔬菜往往供不应求,为了职工能吃上新鲜、放心的蔬菜,结合职工建议,公司自建5座蔬菜温室大棚,自行种植油菜、西红柿、辣子、茄子、黄瓜等多种新鲜蔬菜,用于职工食堂。同时,也适时开放鼓励职工免费采摘,让职工享受采摘的乐趣。
突出“改”职工队伍建设
公司以“三项制度”改革为契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收入分配向创造价值的核心人才、关键岗位和“苦、脏、累、差、险”岗位适当倾斜,一线职工工资较地面职工工资高出35%以上,通过薪酬待遇方式留住人才。从今年7月起,又对普通岗位职工的基础工资进行了调整,人均每月增加了800余元。
加大“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工人技师队伍建设,开展技能鉴定、技能大赛和技术比武活动,培养工人技师接续的人才队伍。自2019年首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来,约有100多人通过鉴定、评审合格,按所取得的资格对应聘任并享受相应待遇。
大力开展评先选优工作,弘扬劳模精神。通过开展“明星职工”“优秀职工”“先进单位”“六型班组”“安全标兵”“文明家庭”等的评选、奖励活动,在矿区内掀起了人人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和岗位职业道德及基本能力素养的提升。
本着“为一线服务、为职工服务、为公司服务”的宗旨,公司创建了“王峰工作室”。“王峰工作室”是以鱼卡公司主任工程师王峰同志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王峰工作室”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作原则,围绕业务“保安、提效、降耗”的技改攻关目标,通过传帮带,把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一起,围绕公司开展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等主题,凝聚团队智慧,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管理创新、科学研究等活动。同时,通过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发展瓶颈,解决生产一线重点、难点问题。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经为公司节约各种费用近3000万元,完成技术改革、技术革新项目15项,有效填补了公司技术方面的空白。“王峰工作室”主研发的“锚杆拉直机”“缠带机”等多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王峰同志在2018年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的荣誉称号。
为新入矿员尽快熟悉井下工作流程,公司结合实际,在矿区成立实操培训基地。该实操培训基地按照矿井生产实际配置主要生产设备,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和矿用本安型机电开关等设备,内容全面,设备齐全,操作直观,模拟井下生产环境,全面展现井下作业流程,形成一个整体的安全生产系统,是一个集教学、实习、实验为一体的实操基地,为公司培训提供一个场地宽阔、设备精良、场景直观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操实训场地,可满足煤矿井下采煤和机电专业等特种作业及各类岗位工、设备工的实操培训,是公司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
广开晋升渠道,打破传统的选人用人机制,对于事业性强、工作能力突出的青年职工,优先安排到艰苦工作岗位进行锻炼,优先晋升任用,提高了青年职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近年来,鱼卡公司在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上狠下功夫,把年轻和技术人员作为重点选拔任用人选。目前,科级和队级管理人员共177名,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73名。
通过不断改革和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近年来鱼卡公司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职工流失率由2018年的8.83%,下降到2020年的0.55%,呈逐年下降趋势,远低于全省能源行业的平均水平,解决了公司招人难、留人更难的突出问题,为把公司打造成为煤炭行业一流的现代化矿井奠定了人才储备基础。 (丁春邦 王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