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下,门岗的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愈发高大。沿着水泥路,我们缓缓步入山中。越往深处,石阶越发繁多,在黑暗里,像没有尽头的天梯,手机手电筒的光柱往前探,照亮一级又一级青灰色的石头,石缝间的草叶挂着露水,被光一照,忽明忽暗,像有人在暗处眨着眼睛。深入山中后,空气里凝结着夜的清凉,偶有虫鸣从暗处传上来,细碎得像揉碎的星子,落在脚边。
拾级而上,天空渐渐有了变化。起初,东边的树影里渗进一丝青蓝,比墨色浅淡,比晨雾明亮,像宣纸上刚洇开的第一笔。待爬到半山腰的观景台,那抹青蓝已融入橘粉,云层边缘泛起金边,像有人用指尖蘸了熔金,轻轻勾勒出一道弧线。风里裹挟着泥土的气息与草叶的湿润,深吸一口,肺腑间满是清冽的凉。
临近山顶平台,已有三三两两的人在等候。有人坐在石阶上休憩,有人举着手机对着东方的天际,大家都默不作声,静静望着那片墨蓝的天空。站在观景台俯瞰山下,远处城市的灯火已成了模糊的星子,一片温柔的橙黄,竟比天上的星星更稠密。山风拂过树梢,松涛声忽远忽近,更衬托出这黎明前的静谧。
不知过了多久,东方的云忽然被染上一层极淡的绯红,像姑娘羞怯时脸颊的红晕。那红色渐渐变深,从绯色到橙色,再到琥珀般的金色,层层铺展,把原本厚重的云层映衬得像镶边的锦缎。风里的凉意慢慢褪去,融入一丝暖意,吹在脸上,平添了几分温柔。
忽然间,有人轻声低呼“出来了”。只见一道金芒猛地从山坳间跃出,仿佛是被人藏了一夜的珍宝,终于按捺不住绽放光芒。紧接着,那金芒越来越盛,一轮红日的边角缓缓拱出,带着灼人的光辉,将半边天空烧得滚烫。云层被撕开一道口子,光顺着口子倾泻而出,漫过远处的楼宇,漫过近处的树梢,就连石阶上的露水都被照得亮晶晶的,像撒了一地碎钻。
站在观景台的石栏边,看着那轮红日一点点挣脱云层的怀抱,最后完整地悬在天边。光芒倾洒而下,将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上,随着日头升高,又慢慢缩短。远处的合肥城渐渐清晰,林立的高楼披上晨光,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开始涌动,像一条苏醒的河。山脚下的树木舒展着枝叶,连树叶都绿得发亮,仿佛能听见它们在晨光中轻轻舒展的声响。
下山时,石阶上已有更多的脚步声。有早起晨练的,有老人牵着孩子下山,边走边指着天边的日出说着什么,孩子的笑声如清脆的风铃声。晨光穿过枝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走在光影之中,心里竟觉得格外踏实。原来这场与日出的约会,不是单向地奔赴。我们怀揣期待走向它,它也带着新生的力量走向我们。这座城市的黎明,从大蜀山的第一缕光开始,它悄然爬过山顶,漫过树梢,再溜进街巷,唤醒每个角落,崭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的“皖”美之旅也圆满结束了。(魏美珍)